目前,不少学校在学生宿舍楼的大门设置了电子门禁,电子门禁已经成为沪上多所高校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们渐渐习惯了在进宿舍楼前先掏出校园一卡通刷开电子门,同时自己的姓名、专业、班级以及进寝室的时间都自动记录在了系统中。
在松江大学城,电子门禁甚至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门房阿姨,当起了“电子楼管”。
对此,有的同学拍手叫好,觉得宿舍楼门只有本楼学生才能出入,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有些同学却抱怨门禁阻碍了不同单元之间的交往:“该禁的没禁住,不该禁的却都挡住了!”而更让同学们感叹的是,如今的住宿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大学寝室曾经无拘无束的交流空间是不是越来越小了?
防小偷的门禁,也防住了同学? 据复旦大学北区研究生宿舍园委会介绍,安装电子门禁的初衷是为了减少盗窃案的发生,同时杜绝学生私自出借床位、留宿外人的顽疾。但去年准备安装电子门禁的公示一贴出来,就在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大多数学生担心门禁即将给生活造成不便,一部分同学却更担心门禁给本来就匮乏的同学交往再上一把锁。
“电子门禁当然对同学交流有影响了。”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冯至呈认为,门禁对防盗没什么作用,反而挡住了“走正常路径”的同学。她每次去找其他单元的同学,都得麻烦对方下楼开门,时间一长就不太好意思总是登门拜访。“比如有些同学组织团购,原来是既能便宜购物又能认识新朋友的好办法,可现在老是上上下下的开门迎客,太打击人积极性了。”
新闻学院的陈敏同学也深有同感,去年她曾经跟其他院系的同学合作了一个社会调查项目,每次大家要凑在一起开会商量,都得尽量让他们约好时间一起到自己宿舍的楼下。“要是有人迟到,我还得在会议中途再下楼开门,真是折腾啊。”
但更多的同学却觉得门禁并不是影响同学交流的主要因素,因为一般寝室的室友就是同班同学,班上其他同学几乎都住在同一个宿舍楼内,主要的交际圈也在这个范围。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大三的王小川同学说:“现在与同学或朋友之间的联络,一般都是通过手机或网络进行的,直接到寝室拜访的次数比较少。这样看来,门禁即使是对不同楼的同学也影响不大吧?”
而季天琴同学甚至觉得,门禁让她有机会与同楼不同系的同学熟悉起来:“以前大家在楼道里碰到不会打招呼,现在互相帮着开门,有时候还聊几句天呢。”
“心禁”猛于门禁 尽管有网络和手机的帮助,王小川仍然觉得与同学的交流不够,“除了上课时间,一般没有多少机会与同学碰面、聊天;以前室友们还常常举行卧谈会,但随着年级的增加,花在交际、面试、找工作、玩电脑等方面的时间越来越多,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再跟室友沟通了。”
还有很多同学把阻碍寝室同学交流的元凶归咎于网络,生命科学专业大四的王莹寅觉得自己和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忽略了现实中的同学交往。“我们总觉得在学校BBS上跟网友交谈没什么顾忌,比跟宿舍人说话更畅所欲言,结果在一次BBC版聚上居然意外地见到了几个同学,他们才发现原来我在BBS上还是个风云人物。”
“可能人大了,大家可能都希望保留一些隐私吧。”据冯至呈了解,物理系的博士之间都跟室友交流不多,一是院系不同,作息时间都不太一样,“可能我睡觉了,她们还没回来;而我起床了,她们还在睡觉。而且博士间是单人间,门一关就是一个人的世界,别人没啥事情也不会来串门的。”冯至呈觉得,大家先给自己的心上了锁,寝室的门自然也不会打开。
从外校考入复旦读研的小柳同学非常怀念本科学校的宿舍生活。“那时住的是筒子楼,条件没有现在好,同一楼层的同学几乎都认识,兴致一来随便推开哪个寝室门都能找同学聊天。而现在同屋的室友和我背对背坐着,各自对着电脑,整晚都可以不说一句话。”为了改善气氛,小柳也曾经尝试着与室友交谈,但很快就放弃了:“也许她觉得我不够优秀,不是她交友的对象吧。”而在小柳的隔壁寝室,两个同学更是淡漠到了只用留字条来交流的地步。
与此同时,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现在的宿舍交流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且几乎所有同学都提到,随着年级的增高,班里同学、寝室室友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有时候觉得,同学们虽在身边,却很遥远。”陈敏同学说。
让宿舍成为凝聚人心的家 复旦大学心理指导中心的老师介绍,每年都有很多因交流不畅而产生宿舍矛盾的同学前来咨询。他建议同学们不要习惯于以佼佼者自居,在寝室同学交往中切莫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同时也不能过于敏感,遇到小矛盾要善于化解,不能因此就断绝了宿舍内部的正常交流,“总要有人先跨出第一步,用热情感染其他人。”
“我们寝室交流习惯的养成,主要得益于在最开始的共同生活中,8个人的品性和习惯彼此已经相当了解,处境和心境也有相似相通之处,以后交流起来省去了很多麻烦。”池见星同学这样总结自己寝室的相处之道。现在她寝室的同学都进入实习阶段,平时上下班时间比较契合,每天交流一下上班路上的心得,分享一下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商量一下周末聚会的活动,倒也其乐融融。
“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往往是压缩同学交流时间的两大因素,但也正因如此,更要把促进学生宿舍的交流与融合,作为增强集体凝聚力及缓解学业和就业等压力的平台。”去年,复旦大学2006级硕士新闻学辅导员马德永曾经遇到班上同学集体换宿舍的风波,为了打破同学之间的隔阂,他寻找并鼓励宿舍中有热情有威信的同学,担当交流融合的“粘合剂”,同时尊重每个宿舍自然产生的纽带———宿舍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宿舍成为凝聚人心的家,释放压力的场。”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责任编辑: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