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行“明争暗夺”抢人才 |
为挽留人才,建行在国有银行中率先将普通员工考虑在股权激励计划内
中国建设银行近日正式发布了员工股权激励方案,该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关注。建行对此的解释是,意在激励员工为建行长期服务,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据悉,建行是截至到目前惟一将普通员工考虑在股权激励计划内的国有银行。随着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国内银行业,建行出此措施可谓意味深长。而针对人才的竞争,正如暗涌般在中外资银行之间愈演愈烈。
4-6年工作经验人才最抢手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某招聘网站的口号反应了人才在当今社会的身价。那么,对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急需大批人力资源的外资银行来说,什么样的人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有4-6年金融机构工作经验的人是我们最想要的。”这是不少外资银行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的一个完全一致的答案。
香港永亨银行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冯钰斌表示:“4-6年工作经验的人,一般来说都是银行中的骨干,他们既熟悉业务,又有一定可塑性,学习能力强,自我提升意识高,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并契合企业文化发挥出自己的开拓能力。这种人才上手快,我们很需要。”
与永亨相比,汇丰、渣打、花旗等规模较大的外资银行对人才的需求就更为庞大。据悉,汇丰银行今明两年每年的招聘人数都在1000名左右;渣打银行今年的计划招聘人数在1600人左右,东亚、花旗都将招收一定数量的新人,四大外资行加起来人才需求量达数千人,招聘岗位基本涵盖了所有业务部门,包括客服部、信贷部、风险管理部等。
为了挖走骨干力量,外资行不惜开出高薪,不久前进行招聘的某外资银行单是给普通客户经理职位开出的年薪就达10万元以上。有良好英文沟通能力的人更是在外资行的招聘中身价倍增。
中资行股权激励挽留人才
面对外资银行大军压境,明争暗夺抢人才的行为,中资银行也开始因时而动,纷纷祭出升职、加薪、股权激励等手法,希望留住人才。
建行在上周五的公告中表示,将于公告之日起开始实施第一期员工持股激励方案,激励对象群体包括在建行工作时间满3年、自愿参加激励方案的员工,以及由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批准的其他人员。按照这个方案,建行约有27万名符合资格的员工可通过“认购+奖励”的方式,分得总计8亿股的建行股份。专家表示,建行此举在国有银行里面开了个好头,对遏制银行骨干员工外流起到一定作用。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民生银行都曾提出过股权激励方案。招行行长马蔚华此前曾明确对记者表示,招行会通过科学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等留住人才,比如目前正在研究的期权、股权激励等。
记者获悉,省内某银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给员工集体加薪,普通员工平均加薪数在千元左右。
员工更看重发展空间
面对中外资银行的争夺,符合“标准”的人才们,又是如何看待去和留?
一位从某国有银行跳槽去外资银行的许小姐表示,自己之所以跳槽,除了薪水的问题外,发展空间、学习空间和工作平台是否更适合自己是她特别看重的。“到了新的环境,我觉得这里更适合自己。这里做事规范,效率高,没有国企的一些弊病。”
但也有愿意留在中资银行的。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层管理人士告诉记者,留在机制好的中资银行,同样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而且由于背景相同,沟通更顺畅,工作时更为得心应手。某大银行的董先生则表示,该行去年海外上市后,各方面都在转型和发展,虽然是国有银行,但同样看好它的前景,因此仍旧愿意留在这里“继续自己的事业”。
正应了一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银行,发展的前景,学习和上升的空间,是员工们选择时最为看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