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豫园派出所社区民警陈国梁素描
本报记者 刘建
图为陈国梁正在和李文瑞交谈 本报记者 刘建摄
一个社区民警能用英语和小区里的老外聊天,这不算什么,但他如果能用英、法、德、俄、日、西、葡、韩、意甚至印尼等十多种外语和老外作简单而流畅的交谈,那就令人刮目了。
陈国梁———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的社区民警,今年27岁,小伙子就有这个本事。
从警校毕业后,陈国梁先干了3年交巡警,两年前来到豫园派出所。他管段内的众鑫城小区,因为距著名旅游景点“新天地”很近,不少来沪做生意或打工的老外长期住在这里。
在小区526户居民中,境外居民有279户,共计445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42个国家与地区。
面对这一特殊服务群体,没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工作效率显然会大打折扣。“我在这里工作绝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一张中国警察的名片。”为此,陈国梁除了巩固提高原有的英语会话水平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掌握了多门小语种外语,尽可能为境外来沪居住人员提供方便。
每天下小区转一圈,是陈国梁养成的工作习惯,7月13日下午,陈国梁按惯例又来到被戏称为“小联合国”的众鑫城小区。
刚走进5号楼门厅,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外热情地迎上前来和陈国梁打招呼。
这老外是法国人,中国名字叫李文瑞,是“新天地”里一家知名酒吧的老总。两年前,陈国梁刚来这儿工作时,李文瑞着实领教了中国警察的“柔中带刚”。
李文瑞店里雇的十几名来自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以色列等国的员工都住在众鑫城小区。按照中国法规,凡境外人员来华居住,须在24小时内到辖区派出所申报登记,违者将受到处罚。但法国人开始很不理解中国的法规,一直以“其他国家没这种规定”为由拒绝为员工申报。彬彬有礼的陈国梁见几次提醒、警告无效后,决定对他边处罚边教育。每人每次500元的罚款,使李文瑞很快懂得中国的法规不是“儿戏”。期间,他曾想私下塞给陈国梁几张酒吧的“消费券”,却被陈国梁笑呵呵地挡了回去,“交朋友可以,法规还是要严格执行。”一来二去,李文瑞不仅严格地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还真的和陈国梁交上了朋友。刚才,他又向陈国梁询问了店里几位外籍员工申报登记的情况。
如今,每当有新的境外人员来众鑫城小区入住,物业管理处的接待员首先会递交给他(她)用中、英、韩、日四国文字印制的境外人员来沪居住申报登记告知书。告知书是彩色的,很漂亮,左下方是小区附近的街道地图,这是为了方便老外去派出所办申报登记。派出所物业经理梁明德告诉记者,两年来,陈国梁先后处罚过95人,以至在“新天地”部分境外人员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众鑫城居住的,一定先要去小陈警官那儿办好登记!现在,小区的申报登记率已达100%。
在小区管理中,陈国梁坚持在“勤”字上下功夫、在“钻”字上下力气、在“思”字上动脑筋。他充分运用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将小区管理的所有信息资料输入电脑,制作成电子文档,并将信息划归分类,形成“业主”、“居住人员”、“小区基础信息”等栏目,并使之汇编串联,形成信息网页。只要轻轻点击鼠标,整个小区的情况就一目了然。“电子工作手册”不仅明显提高了社区警务的工作效能,更促进了各类人员的有效管理,
“讲”、“听”、“看”是陈国梁探索出来的一套社区管理模式。“讲”就是不失时机地传授安全防范技能宣讲;“听”就是倾听百姓心声,倾听群众需求,做到“知百家事、了百家情”;“看”就是细心观察,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消除或大或小的防范漏洞、安全隐患。
正是陈国梁的辛勤耕耘,众鑫城小区构筑起了治安防范的“铜墙铁壁”。两年多来,小区未发生盗窃等刑事案件,也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