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7月10日
案由:2003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
忏悔语录:“我出去的第一件事是,在表哥的坟头上炷香,依靠自己的能力,偿还完法院判给他们家的8万元。说对不起已经迟了,我只想用实际行动补偿我的罪责。
他从小父母离异,性格内向;母亲被骗钱骗感情,他觉得周围没有人可以信任;母亲过度溺爱,对他有求必应;关系不错的表哥,酒后骂了一句带“妈”字的粗口,醉醺醺的他,认为这伤害了母亲的尊严。于是,他提刀刺死表哥,并认为这是17岁的他“唯一”能帮母亲做的事情。一时的冲动,带来漫漫无期的惩罚,他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离异家庭让他成了异类
张海(化名)还很年轻,坐了3年多牢了,也才21岁。清秀的脸上尚能看到一点稚气。刚开始和记者接触时,他的目光有些游移,问一句答一句。随着交谈的深入,他慢慢放开了,偶尔也笑一下。看他腼腆的样子,很难将他和“故意杀人”联系起来。
张海出生在贵州省一个小县城,父亲是个转业军人,母亲是事业单位职员。自他懂事起,父母就一直在吵架,他上小学一年级时,父母离婚了。当时,县城里离婚的人很少,这让张海在同学中成了异类。小小年纪的他,常常因别人瞧不起,偷偷躲在被子里哭,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内向。
最初,张海被判给母亲,母亲对他溺爱有加。像是要补偿缺失的父爱,无论什么要求,只要办得到,母亲都予以满足。为了不让儿子受苦,张海上六年级前,母亲一直没改嫁。后来,他又先后被判给父亲、母亲,在两人间往返了多次。张海对父亲不但没感情,还很反感。
父母刚离婚时,父亲就将家里的所有电器搬走,使得小张海不能在家看电视。他总去别人家看电视,母亲就骂他不争气。后来,母亲攒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此事才解决。父亲让他反感的事还有,就住在同一个县城,却从来不来看他,也不关心他们母子俩。有一段时间,他和父亲住一起,父亲每次喝醉,都要讲一大堆大道理,他对这些虚无缥缈又重复无数次的大道理极其讨厌。
母亲被骗,他不再相信任何人
张海上六年级的时候,母亲和一个男子交往,这个男子对他们母子俩很好。但过了半年时间,这个男子骗走了母亲所有积蓄和单位一些公款,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不断有人上门要债,小小的张海想帮妈妈,但无能为力。
出事后,亲戚们都不理解母亲,都在埋怨她处事不当。那段时间,母亲对张海非常好,给他买了很多衣服和日用品,还将4000元钱交给张海保管。张海当时很小,并没有觉察出什么。之后一天,姨妈急匆匆找到他,手里拿着一封遗书和4万多元钱,原来母亲受不了压力去寻短见了。
母亲寻短见没有成功,她给张海留下的近5万元抚养费,被查出是从单位挪用的,因此丢了工作。这件事情后,张海认为母亲平时教他凡事要忍耐是错误的,加上在学校总被高年级同学敲诈、欺侮,他开始和一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他积聚已久的暴力倾向被激发出来,凡事都想着用暴力方式解决。他曾经叫社会上的朋友帮他找骗母亲的那个人,但没有找到。有一段时间,张海确实感到了“混社会”的好处,再没有人敢来欺侮他,生活中少了许多是非。
但张海还是孤独内向的,他只有很少几个知心朋友,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在他心目中,朋友比生父还重要。但他从来不向朋友透露心事。有心事的时候,他都是上网去找陌生网友倾诉,这样就能暂时缓解一下心里的压力。
十多年压力以杀人来宣泄
母亲丢工作后,改嫁到广西隆林,靠摆地摊为生。2003年暑假,已在贵州某中专上一年级的张海,到隆林看望母亲。在隆林期间,他和继父的一个侄子玩得很好,他喊对方表哥。这个表哥对张海很好,常常在张海郁闷的时候,陪他喝酒、上网、出去玩。张海有什么烦心事,也向表哥倾诉。
两人整天玩在一起,表哥的父母很高兴,还跟张海说,你以后毕业有出息了,千万不要忘了帮一把你无业的表哥。张海满口应承,说当然没问题。
一天,他和表哥在家喝酒,两人都喝多了。他叫表哥再喝,表哥不但没喝,还把酒杯推倒,两人就争吵起来。争吵中,表哥随口骂了一句带“妈”字的脏话。非常在意母亲的张海,觉得这是对母亲的大不敬。他和表哥越吵越凶,被站在一旁的母亲拉开了。
回到房间,张海想不通,觉得表哥伤害了母亲的自尊。他又觉得,自己一直没能为母亲做点什么,现在长大了,应该为她做点事情。于是,他揣了一把20多厘米长的水果刀出门,跑到表哥家,当胸给了表哥一刀。这是致命的一刀,表哥被刺中心脏,当场死亡。
张海说,其实他并没打算让表哥死,只想教训一下他。杀人后,他没有感到害怕,倒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他觉得十多年的压力和寄人篱下的屈辱感,一下子释放了出来。那年,他17岁。半小时后,警方将其抓获。
出去后想给表哥上炷香
张海被法院判了无期徒刑。他说,相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无期徒刑实在是很渺小的惩罚。在狱中,他常常想起和表哥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他觉得最对不起表哥。其实,表哥一家和继父并没有瞧不起他,所谓的寄人篱下的感受,都是自己太自卑的缘故。
通过积极改造,张海被减刑至18年。他伤感地说:“我出去的第一件事是,在表哥的坟头上炷香,依靠自己的能力,偿还完法院判给他们家的8万元。说对不起已经迟了,我只想用实际行动补偿我的罪责。”判决书下来后,母亲和继父都没多少钱,只补偿给表哥家几千元。他在狱中也给表哥的父母写信忏悔,但发出的信都杳无音信。
张海的母亲为了离儿子近点,来到南宁给人当保姆,每月只能挣三四百元,但她省出一两百给张海,每月去看张海两次。母子每次相见,都会放声大哭。张海说,母亲虽不说自己有多辛苦,但他能想到,做保姆不但辛苦还要受很多气。现在想起来,一直是母亲为他付出,他甚至都没能帮母亲买件衣服和一双鞋子。用杀人的方式去赢得尊严,真是非常幼稚无知的。
张海说,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减刑出去,让劳苦了半辈子的母亲,有个幸福的晚年。他也总结说,父母千万不要溺爱孩子,个人也不要太孤立,要多和别人交流。他说自己在监狱里改变了很多,能静下来想问题了,变得外向了很多,也懂得与别人交流了。
狱警点评:
宽容、忍让并不代表懦弱
宽容、忍让并不代表懦弱,野蛮、冲动的结果只能是既伤害别人又毁了自己。张海自幼父母离异,母亲的过度溺爱和父亲的不问家事,导致了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母亲的情感经历和周围人歧视的目光,给他童年的心灵投下了阴影,使他形成了孤僻、冲动和敌视他人的性格特征。
缺少家庭的关爱,使他把精神寄托在所谓的“江湖朋友”身上。酒后,为了脆弱的“自尊”,不惜手足相残,冲动之后留下无尽的懊悔。改造初期,由于从小娇生惯养,一时难以适应改造生活。在警察的引导和母亲的帮教下,他不再封锁自我,而是逐渐尝试着与他人沟通,改造也表示得比较积极,学会了许多以前没有领悟到的道理。
检察官点评:
法律意识淡薄引发悲剧
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不可任意剥夺。法律对人的生命权进行了严格的保护。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张海在杀人时未满18岁,但根据我国刑法,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还规定,醉酒的人犯罪,不影响负刑事责任。
刑律无情。张海在父母离异的家庭长大,受母亲溺爱,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法律意识淡薄,动辄暴力行事,漠视他人生命,最终触犯刑律,受到法律严惩,悔恨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