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熊星星 通讯员张水清
“到批发市场买水果,本想图个便宜,没想到付完了水果钱后,很多果商还要我再掏几块钱的所谓"行费"。这个行规合理吗?”近日,记者接到多位武汉市民电话,打听这一问题。
“行费”究竟是什么费用?为什么果行大多未标明?为了弄清这些问题,记者相继对武汉一些大的果批市场进行了走访。
“行费”是怎么收的 11日,在武昌某果批市场一果品批发行。做水果零售生意的李女士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批发了2箱桃子,每箱15公斤左右。付过桃子钱后,她自觉地又向店家支付了每箱4元的费用。
“早就有这个搞法了,”见记者问及,李女士说,虽然她也觉得这个叫“行费”的费用交得有些不清不楚,但“整个批发市场都如此”。
记者发现,不同品种的水果“行费”不同。如西瓜的行费一般可免收;而梨、荔枝、李子等,重量超过15公斤的大箱每箱会加收6元,少于15公斤的小箱水果则是4元。
在汉口华南果批市场,记者同样发现果贩对此大多见怪不怪,觉得诧异的多为普通市民。只是那里对行费的称呼变成了“包装费”。
为什么要收行费? 一果行老板告诉记者:“行费由来已久。店铺租金、人员工资及果行的其他日常开销都得靠这个费来养。”
这位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时令水果、进口水果和外地水果收得较多,多为论箱收,品种不同,每箱之间会有一两块钱的差别。一些地产水果如西瓜看起来虽然没有收行费,那是因为按惯例这笔钱由上游的供应商或瓜农掏了,店家就不再向顾客收费。
华南果批市场一果行老板说,以往果批市场并非不收行费,只是没有像现在这样越挑越明罢了。
行费有没有违规? 采访中,省、市物价部门均表示:从未审批过这种收费。按价格法规定,商家只要交易中明码标价即可。
武昌那家果批市场物业管理办公室一负责人说,物价部门确实从未批准过此项收费,但在果批市场这已是“潜规则”。
这位人士称,果批市场等于是批发商与果农间的中介。果农把水果拉到市场上来,果批市场的店家再批给下一环节的商户,在这个过程中,店家要承担交易店面租金、装卸货等环节的费用,且这一费用多数不在果价的加码中。
华南果批管理办公室的一赵姓经理说,为了避免和消费者产生纠纷,商户们现正试着直接将行费计入售价中,这样更加直观。 (来源:荆楚在线-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