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多数年份华夏大地灾难频仍。从清末的国势颓败,到辛亥革命后几十年的动荡混乱,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百废待举,都对壁画这种与社会生活和公众审美密切关连的艺术品种带来致命的消极制约。然而,终于在世纪末叶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后出现令人欣慰的转机,借国泰民安之势,中华壁画古国、大国崭露了壁画中兴的曦色。
一、持续香烟的前五十年
从清末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大约50年间,中国壁画的状况远逊于其它画种。
文献记载中所见,最早的壁画大约是20年代北伐战争期间的战地宣传壁画。以梁氏鼎铭、中铭、又铭兄弟为代表的画家们,还有南方的伍千里等,在北方进军途中,在南方革命根据地里,画了一些伸张革命大义,鼓励战士斗志的壁画。蒋兆和此时曾画过反映民间疾苦的壁画。现在,这批作品既无实物存世,也少有照片留迹。对于它的装置地点、尺寸大小、艺术风貌、材料技艺,人们所知甚微。20年代的壁画作为本世纪最早的中国壁画,内容直插当下现实生活,比起古代的传统壁画弘扬佛法的主题中只对平民起居偶有涉猎,它显然高扬了现代社会关怀人类自身的文化理念。30年代之初,湖北出现过歌颂工农红军作战胜利的壁画。画面质朴稚拙,是工农大众自己执笔表现自己现实生活的开始。
张光宇于1932年为上海国际大饭店所作《龙女》,表达了遭列强欺凌掠夺国难当头的忧患意识和捍卫民族尊严和独立的社会责任感。尽管是饭店内装饰墙壁之用,画家的艺术诉求没有限止于感官的赏心悦目。次年张云乔作《一二八上海闸北保卫战》。描写商务印书馆一带十九路军将士和上海民众与日军激战情景,留下战场实境的可视图形的历史见证。至90年代,耄耋之年的作者又复制四幅,分置上海、北京、广州、美国旧金山的抗日纪念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服务于军中的20多位画家倪贻德、王式廊、冯法祀、周令钊、力群、王琦、王仲琼、周多等,在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三厅的组织和田汉坐阵指挥下,在武汉黄鹤楼下画了一幅巨大的壁画《全民抗战》,宣传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合作抗日。此画完成后一个月武汉沦陷,日军立即毁坏此画。抗日战争期间,游击区和大后方供职于国共两方的爱国画家冯法祀、潘絜兹、周令钊、辛莽、唐一禾、黄镇、钟灵、徐灵、李本田、解耕筹、张冠球、黄鉴等许多人,工农红军、新四军和22集团军的画家们,在河北、河南、察哈尔、山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和红军北上抗日长征途中,画了大量的急就草成的胶绘壁画,揭露日军烧杀掳掠的残暴罪行,鼓动中国军民团结抗战。其中也有少量用油画颜料精心绘制。这些壁画多采取宣传画、漫画的样式,在当时发挥了很好的战斗作用。
前半个世纪的壁画作品为数甚少的壁画,却大多有高扬的主题。这固然直接起因于艺术家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期呼唤民众奋起抗争的良知和责任,其实也是悠久的“文以载道”、“诗言志”的中华文艺传统的延续。
1942年,留学归国的油画家常书鸿奔赴西北荒漠,开始了对敦煌壁画等文物的艰苦卓绝的保护研究工作。其妻女以及画家董希文夫妇、周绍森夫妇、李浴、潘絜兹、段文杰等也一道参与。一千七百年来我国各时代的壁画宝藏,从此结束了被外国人鼠窃狗盗的历史。
五十年的时间跨度里,中国壁画的全部活动屈指可数,珍贵如凤毛麟角。但幸而还有这么多,中国壁画史的这段时间才不致于成为空白。它细而不断地延续了中华大国壁画香烟的历史价值和功绩,不可抹杀。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