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多峡谷落后与美丽并存 每年10个月不通电不通邮孩子上学抽签决定
信息时报广邀爱心市民与爱心企业 共同资助225名青海学童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祝勇
特别鸣谢梁小洁、天语对本专题所作的贡献
青海玉树曲朗河北岸的多多峡谷,青藏高原上海拔3700米的美丽净土。
多多峡谷地区目前有300多名8至13岁的孩子,这个人均年收入只有500多元的高原牧区,从来没有学校,牧民祖祖辈辈都没上过学。为了让这300多名像牧区牛羊一样纯洁的孩子能够学到文化知识,年轻的曲朗嘉赛活佛四处奔走筹措,终于在2002年获得批准,2004年开办曲朗多多小学。
由于在牧区,牧民居住分散,学生必须采取寄宿制。面对多多峡谷牧民贫困、落后状况,学校免收学生学费,免费提供食、宿、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2007年需要上学的孩子有256名,其中只有31名已落实了资助,其余有225名孩子的费用仍无着落。经过计算,今年支持一名学童读一年书所需的费用为2181元。
孩子们在校期间的饮食以糌粑为主要食物,每个孩子来校时都带来一大袋青稞粉,一日三餐均以此为食。到了吃饭时间,往碗里放一把青稞粉,倒点热水捏几下直接啃。长期营养不良,让孩子们普遍身体发育缓慢、身材矮小,许多十几岁的孩子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样子。
由于牧区人烟稀疏,居住地分散,所以,上学的孩童全部只能住校。而课室与宿舍正是他们最需要又最缺乏的东西。
目前学校专门的学生宿舍有8间,共193平方米,平均每间可使用面积不到25平方米。住了75名学生,每间10~13人,
另外,2004年最早修建的两层6间教学楼,因发大水导致下陷,墙体出现裂缝,成为危楼。但由于宿舍不够,危楼内4间教室也被用作宿舍,每间住20~30人,共有150多名学生住危楼内。由于住宿面积小而人太多,且床不够,大部分孩子铺上稻草打地铺,挨个睡地上。
还有30多名孩子只能睡在向民政局借来的帐篷里,严寒之时,帐篷里也会结冰,比宿舍温度更低,孩子们经常冻得打哆嗦。下雪的时候,帐篷内的孩子们也会挤进危楼内睡,但担心危楼随时会坍塌。
江永森格候补上学的孩子
由于条件十分有限,2004年曲朗多多小学正式开学时,首次只能招30名学生,且只能分给每个村子四个名额,让村民们抽签。
8岁的江永森格,从学校打地基那天起,天天到学校建筑工地上来,着急等待学校开课,但抽签时没被抽中,他在学校旁搭了帐篷不肯走,坚持等待机会,终于等到另一个孩子因故不能来上学,江永森格如愿成为首批小学生之一。
许多没有中签的孩子都来到学校,久久地不愿离开,希望学校能收下他们。
但是,江永森格的磨难并未就此终止,因为学校必须全包孩子们的费用,而费用又只能一年年筹集,所以今年,江永森格还不知道他能不能再有机会去上学。
编辑把他编到了001号,我们希望,这个能坚持的孩子,会打动某个市民的心。
曲朗多多遇上了《爱心档案》
当广州的家长为如何教育孩子珍惜学习机会而烦恼时,青海曲朗多多峡谷内225名学龄儿童却正为了得到读书的机会而挣扎,为牧民创立曲朗多多小学的33岁的曲朗嘉赛仁波切(汉族地区俗称活佛),也在为了学生们新学年的费用、过冬的校舍而奔走忙碌。
想上学要抽签碰运气
2002年,曲朗多多小学正式被青海玉树教育部门批准建立,经过活佛5年奔走筹措,如今这个小学已初见雏型,正引起越来越多各方热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包括一些广州、珠海等地的爱心人士。
然而,由于牧区极度赤贫,牧民年收入只有500元,所以,学校对收录的学童只能实行全包:衣食住行学都由活佛为学校努力筹集。
他们想到了《爱心档案》
热心家乡教育的嘉赛活佛粗略算了一笔账,今年连新生在内,需要上学的学童256名,他只筹集到了其中31名的学费,其余225名学童的学费他还在四处奔波筹措,难道就这样让他们流落校门外?这时,曾经去过曲朗多多的广州志愿者们想到了信息时报《爱心档案》。
秉承“善有善报”传统观念的广州人向来不吝惜爱心,在《爱心档案》5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此次“温暖曲朗多多”大型活动,希望更多的广州爱心人士了解曲朗多多,将温暖的双手伸向美丽的青藏高原,伸向高原峡谷中这间与世隔绝的小学,为他们点燃希望之光。
我们祈愿,嘉赛为牧区办学的热忱可以打动您,志愿者无偿奉献的热忱可以打动您,牧区的225名孩子,可以用他们的眼神打动您!
今日起,敬请关注信息时报“温暖曲朗多多”特别策划系列报道。
“温暖曲朗多多”内容及方式
A 直接资助学童
每名学童所需费用为2181元/年,受助对象约有225名。
量力行善,您可以认捐一名或多名学童,也可以自行联合多人共同捐助一名学童。
由于牧区人口分散,学童只能住校,所以这笔款项包括了学童个人的衣食住行学所有费用,我们有费用明细计算表,需要时请e-Mail我们索取。
信息时报将逐日刊登求助学童的照片、资料及编号,为免重复捐助,请先与本报联系确认后再行捐款(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本栏最下方)。
B 增建校舍
目前曲朗多多小学尚缺36平方米课室1间,造价5.4万;54平方米课室2间,每间造价8.1万;宿舍16间,每间造价4.5万。
企业资助计划:建议企业认捐并冠名“XX校舍”,“XX课室”,“XX图书馆”。
“200元一人添一砖”计划,旨在积少成多,方便市民量力行善,或者引导孩子用压岁钱做有意义的事情。
校舍造价费用较高,与当地特殊地理环境有关,限于篇幅不能在本栏详细解释,请留意本报近日报道,也可以e-Mail索取详情(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本栏最下方)。
C 医药及其他物资帮助
曲朗多多小学非常需要医务人员免费为师生们体检,也急需医药物资如感冒药、肠胃药及外伤急救药品等。
另外,也长年需要文具、书刊、教材、体育器材、床上用品及秋冬衣裤(身高1.1米~1.5米)、手套鞋袜等。
由于当地地处封闭河谷,每年除了七八两月,都与外界隔绝,交通极之不便,我们建议折成现金由学校在当地就近购买,或者采用邮寄,所需物资细目及邮寄方式请e-Mail我们索取(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本栏最下方)。
公开透明原则
信息时报社将组织捐款市民代表、企业代表,于8月中旬前往青海藏区实地考察曲朗多多小学。
捐赠小贴士
善款将由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转交。
收款单位全称:
广州市慈善会
地址:西湖路99号10楼
捐赠账户:农行越秀支行
捐赠账号:
036301040000267
邮政编码:510030
传真:34323181
特别提醒:敬请在捐款时告知或注明是:“捐赠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并指定是“捐助曲朗多多XXX号学童”,或“捐助曲朗多多校舍建设”,或“捐助曲朗多多小学医药及必须品购买”。另外,敬请捐赠者注明捐赠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以便慈善会把捐赠收据寄给您。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有任何问题请向杨小姐咨询
020-34323076
15818194030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手机将开至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