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赴“战场” 本报记者张雷摄
勇往直前 本报记者张雷摄
谁来保卫21世纪的中国?
上世纪90年代,一位学者发出这样的呐喊。
许多有识之士担心: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年轻人,是在蜜罐中“泡”大的一代,他们的肩膀还能扛起血染的战旗吗?
时光荏苒。历史的考验,一次次将“铁军”传人推向世人面前:
抗洪前线,人民群众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兵!”观摩现场,外军将领说:“不愧为训练有素的一流陆军!”
检阅台上,军委领导说:“确实是一支老部队、好部队、有战斗力的部队。
”
新一代“铁军”传人用实际行动证明:“铁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始终没有变,“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 上世纪末,一批地方大学生干部走进了这个师,他们在给部队带来新知识、新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股“冲击波”。
师炮兵团干部赵有刚,上大学读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到部队后研制出“炮弹装填模拟训练仪”,解了训练的燃眉之急。
“这是一个好苗子!”党支部计划培养他入党。谁料,赵有刚竟不以为然。
“我们是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曾经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一部"铁军"的历史,就是一部听党话、跟党走的历史,这个光荣传统绝不能断送在我们手里!”
师团领导坐不住了,他们蹲基层、住班排,调查背后的原因: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这些青年官兵大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对党的历史了解有限,对党的知识接触不多。
这更是一个让人担忧的事实。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加剧,军队“非党化”、“国家化”等错误思潮也纷纷袭来;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影响了人们对党的信任……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官兵,还能不能继续跟党走?还能不能保持“铁军”本色?
异常严峻的考验,摆在了“铁军”党委“一班人”面前!
对此,师党委的决心很坚定:“"铁军"铁心跟党走!”
——让党的创新理论点燃官兵的理想之火。在该师政治部主任黄晓健办公室的资料柜里,记者发现了41份讲课提纲,内容涉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是他在多个岗位上给基层官兵授课留下的,也是“铁军”师团领导干部常年到部队巡回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见证。
——让官兵在学习历史中增进对党的感情。“铁军”师史馆讲解员王亮,自1999年7月来到师史馆起,平均每年接待数千名官兵。最多的一年,师史馆迎来近万名官兵,许多官兵楼上楼下几个展厅看一遍,对“铁心跟党走”的信念就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让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发官兵对党的向往。第一次让赵有刚受到震撼的,是一张记录“铁军”官兵参加长江抗洪抢险事迹的光碟。“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赵有刚说:“听到党员们这句话,我就动了入党念头。”两年后,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铁军”铁心跟党走,是历史的选择、“铁军”的光荣。战争年代,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政权而奋斗;今天,我们就是要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做贡献……
一场场理论灌输,一次次思想交锋,一个个典型激励,新一代“铁军”传人再次发出了“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的铿锵誓言。
据统计,今年以来,这个师各级党组织收到1000多份入党申请书。
“秋收起义红二团”退伍战士邱广宇,在部队是一名优秀党员,返乡后创办了一个拥有固定资产近百万元的企业,并在企业里建立了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他说:我能有今天,全靠党组织对我的培养。离开了“铁军”,我还要保持“铁军”本色,随时聆听党的教导,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时刻豁出去” 长江告急!武汉告急!
1998年夏,长江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洪峰——第6次洪峰即将到来,长江抗洪抢险到了决战关头。
临危受命。这个师5700余名官兵,兵分两路,昼夜兼程,提前6小时到达指定抢险位置。
面对百年不遇的洪水,有人准备携妻带子外出避难,有的备船以防不测……
就在这时,“铁军”来了!
一条巨大的横幅出现在长江大堤上,市民很快镇静下来。当地人民心里清楚,72年前,就是这支部队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一举攻下武昌城,武汉各界人士在汉阳兵工厂特制了一块“铁军”盾牌送给他们。
当年的“铁军”回来了!当地人民心里踏实了,他们知道,这是一支最让人民放心的部队。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洪湖段又是荆江大堤最为薄弱的环节。
8月21日零时40分,洪湖乌林镇长江大堤出现400米脱坡,裂缝长达200多米。一旦溃口,整个洪湖地区将成为一片汪洋,武汉三镇也会遭受灭顶之灾。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时刻豁出去。”该师近2000名官兵踏泥泞、顶烈日,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沙袋,在大堤上下来回奔跑。鞋子跑掉了,赤着脚前进;脚扎破了,用绷带一绑,继续投入战斗。
在长达34小时的抢险中,官兵们人均奔跑300多趟,每人扛运沙袋10余吨,终于排除了这次特大险情。
平时党有号召就行动,关键时刻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无论是战争年代为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还是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赴汤蹈火,“铁军”官兵都说:“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出征的号角!”
人们不会忘记:14年前,在川滇交界的四川省筠连县,一位回乡探亲的解放军战士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4名歹徒殊死搏斗,身中14刀,肠子流出体外达50多厘米,仍追出50多米。
这位感动中国的年轻战士徐洪刚,就是“铁军”部队的一员。如今,他已经成长为营教导员。
人们不会忘记:上世纪90年代初,驻地一家炼油厂发生重大火灾,该师某团164名官兵赶到现场,踩着灼热的铁板冲进火海。数十个汽油桶眼看就要爆炸,几十名官兵裹着浇透水的棉衣,把汽油桶安全转移。
人们不会忘记:2002年底,驻地血库血源告急,又是“铁军”官兵无偿献血20余万毫升。
“这利益那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第一”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2005年,对“铁军”装甲团政治处主任李香林来说,是充满考验的一年。
当年,全军组织政治教员比武,李香林一路过关斩将,以军区第二名的成绩登上了全军的讲台,被总政表彰为“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
李香林凯旋后,欢迎的掌声尚在耳边回响,却传来了让他转业的消息。
接到通知,团政委汪立宏久久说不出一句话,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位刚刚为“铁军”赢得荣誉的功臣。
“政委,有啥话你就说吧,关键时刻我不会当孬种!”
“今年是全军精简调整最后一年,你年龄偏大,任职时间长,组织决定让你转业,你看有什么要求?”
“我是在"铁军"成长起来的,无条件听从党安排,是最基本的觉悟。昨天,上讲台夺金牌是为党做贡献;今天,脱军装服从精简调整大局也是为党做贡献。”
望着一脸真诚的李香林,汪立宏感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些年来,每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部队建设大局相冲突时,全师官兵的选择只有一个:“这利益那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第一。”
“秋收起义红二团”一营营长郝自远是直接从战士提干的“武状元”,当战士时曾囊括全团5公里武装越野、400米障碍、投弹、射击等5项个人冠军,当连长时是全团闻名的“金牌连长”,1997年底由连长破格提升为营长。
部队转型换装后,由于文化基础弱,郝自远对驾驭新装备总感到力不从心。第二年,他主动找到团领导要求转业:“部队转型,是"铁军"发展的大局。既然我当不了"领头羊",也绝不能拖后腿。”
换装改制头3年,这个师有200余名干部因为不适应新装备训练需要被调离或转业,没有一个人提过任何条件。
斗转星移,日月更迭。无数事实证明,新一代“铁军”传人忠于党的本色没有变,牺牲奉献的传统没有丢。
炮兵团六连班长陈永安,从小失去母亲,父亲独自一人开了3座铁矿、2座炼铁厂。3年前,他服役期满后,父亲想让他回去接班。听说连队训练骨干断层,需要他留下来时,他连夜递交了选取士官的申请。
“叶挺独立团”炮兵营营长邓国战,先后9次被调换工作岗位,6次被调动工作单位,毫无怨言。当连长时,他带出了集团军的“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当营长,又带出了“军事训练一级营”。
“爱党重于生命,信仰高于一切”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入党宣誓仪式。
2000年12月20日,解放军150医院急救室内,一名躺在病床上的战士,艰难地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誓。3天后,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这名战士叫陈永龙,是“秋收起义红二团”六连战士。
入伍后,陈永龙发现,平时训练最刻苦的是党员,抗洪大堤上扛沙袋最多的是党员,第一个跳进水中堵决口的也是党员。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入党!”几年来,他勤学苦练,成长为一名全面过硬的优秀士兵。
2000年1月,正在训练的陈永龙突然晕倒,被确诊患了白血病。
身体越来越虚弱,入党的信念却越来越强烈。伏在病床上,陈永龙一笔一画地写了第4份入党申请书。
垂危之际,集团军领导到病房看望他,问他“还有什么心愿?”他断断续续地说:“我想生前成为党的人……”说着,他递上了第5份入党申请书。
姐姐又是心疼又是不解:“弟弟,咱命都快没了,你还入党干什么?”“姐姐,你没在"铁军"当过兵,哪里知道"铁军"战士对党的感情?能够成为党的一员,是"铁军"战士的无上光荣!”
一名优秀士兵生命尽头的执著追求,感动了军营内外,团党委为此专门召开“特别常委会”。最终,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陈永龙加入了党组织。
“爱党重于生命,信仰高于一切。”陈永龙只是众多“铁军”官兵爱党信党的一个代表。说起“铁军”官兵对党的感情,师政委周和平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融入血液,植入骨髓。
进了“铁军”的门,要争做党的人。师炮兵团三营教导员吴培军说,在“铁军”,战士特别看重的是入伍期间能不能成为党的一员。
该营指挥连战士陶小杰,刚入伍就开始写入党申请书。然而,由于训练骨折留下后遗症,影响了训练成绩,退伍时他也未能实现入党的愿望。
退伍回家的前一天晚上,他找到教导员,想要一个“共产党员”胸牌留作纪念。他诚恳地说:“虽说我入伍期间没能实现入党的愿望,但我要把共产党员的形象带回乡,激励我不断向党组织靠拢。”
“铁军”官兵爱党、信党、跟党走,动力在哪里?这不仅是国人常常追问的话题,也让一些外国人疑惑不解。
2005年8月21日,中俄联合军演间隙,这个师组织战士举行火线入党仪式。仪式结束后,有位外国记者走进野战帐篷,追问战士们:“你们训练这么累,生活条件这么艰苦,为什么还迫切要求入党?”
士官余代龙自豪地说出了“铁军”将士的心声:“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靠的是党的领导;我们"铁军"从无到有,从土枪土炮、小米加步枪成长为一支现代化部队,靠的也是党的领导。铁心跟党走,这是我们"铁军"永远不变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