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7月18日电(记者吕晓宇)“小二黑”“老井村”的原型所在地,山西省左权县99%的建制村通了水泥路。路通了,交通方便了,老百姓的观念更新了,左权县越来越多的“小二黑”走出大山奔向致富路,在以缺水闻名的“老井村”的水泥路上,一个旅游团首次走进老井村。
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讲述了一对农村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动人故事,小说中“小二黑”的原型岳冬至就是左权县芹泉镇横岭村人。
以前的横岭村是“出门靠爬”,如今记者乘坐中巴车就来到了村口。村民曹文生告诉记者,这条水泥路是去年开通的,连起了附近4个自然村,惠及700多口人。以前村民们骑自行车出门,一会儿是人骑自行车,一会儿是自行车“骑人”,到了省道才能痛痛快快地骑自行车。通了水泥路后几乎家家户户买了摩托车,出门一溜烟就能到县城。
曹文生说,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横岭村和附近的杨家庄村今年上半年就有几十个村民外出打工,有的到了县城,有的到了外地。像横岭村的十几名“小二黑”一样,左权县2万多名农民走出大山外出打工,年收入8000多万元。
杨家庄村的曹守田说:“村里通了水泥路后,外面来的商贩也多了。去年从河北省来了一些收羊绒的商贩,可是村里没有多少人养绒山羊。看到养绒山羊有市场,去年我通过小额贷款贷了1万元,养了100多只绒山羊,收入5000多元。”
左权县拐儿镇老井村是著名电影《老井》的拍摄地,这部电影是以老井村的苦难故事为原型拍摄而成的。一百多年来,老井村不仅深处太行山交通不便,而且“吃水靠天”。为了生存,村民们一代接一代打水井,付出几十条生命的代价,却换来了151眼枯井。
现在这151眼枯井成了城市人慕名探访的旅游点,尤其是通村水泥路建成后,来自北京、太原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一个旅游团进入了老井村,村里第一次以风情旅游点的名义接待游客。
“现在村里的收入还不是很高,330多名村民多数靠种地只能维持生活,可现在通了路、通了水、通了电视、通了移动手机信号和电话,村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老井村会计赵守苗说,“村里已经具备接待90名游客的能力,游客可以在老井村住石板屋、吃农家菜、体验老井历史,相信来我们村的游客会更多。”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