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防洪工程全长25.3公里,保护面积550平方公里、人口130万。目前工程已发挥防洪效益。图为淮河洪峰安全通过蚌埠。唐 伟摄 |
图为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镇的王恒浩在家门口的王家坝闸附近玩耍。新华社记者 王 雷摄 |
蓄洪区水浪滔天 保庄圩生活井然
淮河抗洪不再百万大移民
邱 敏 廖杰华
2007年应当成为中国治淮57年来的一个里程碑。
2007年7月,淮河告急,面对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国家防总迅速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在记者的记忆中,洪灾区是这样的:大堤上绵延数里的救灾帐篷,数万群众搬离家园,在救灾帐篷里,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叮虫咬。
但这一次情况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4年淮河大移民,已有近120万淮河人搬进了保庄圩和移民新村,不再为每次洪水的到来而大转移,移民区内是有序的生活。
移民区内生活有序
“在大堤上坚守10天,最后,面对滔天洪水,眼睁睁地看着大水冲过缺口,冲向自己的家园。良田、树木、鱼塘,一切都消失了,有的只是无边的洪水。”这是2003年时任安徽颍上县垂岗乡乡长的周泉,在当时写下的《炸坝手记》。
4年后的2007年7月,当记者来到周泉当年工作的唐垛湖蓄洪区时,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垛湖与姜家湖两个蓄洪区已经合为姜唐湖蓄洪区,成为淮河干流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临淮岗工程的一部分。
唐垛湖蓄洪区是7月12日开始蓄洪的。移民区内,人们过着有序的生活。43岁的刘松岩是今年3月移民到临淮岗新镇的。他的四间楼房是在政府提供的1.5万元资助下盖起来的。虽然洪水淹没了20多亩地,但他再也不用担心蓄洪时自家的住房被淹。
住在高台不被水淹
7月9日,是蓄洪前的最后一天。张德文一家正忙着把30多只波尔多山羊转移到王家坝镇的保庄圩去,蒙洼保庄圩是国家规划的蓄洪区移民的固定居所,共建房10441间。2003年洪水以后,蒙洼蓄洪区新建了4座保庄圩。
与张德文不同,赵厚青住在庄台上,在蒙洼蓄洪区共有131个庄台,生活着16.5万人。海拔31米高的庄台是蓄洪区特有的建筑形态。庄台是历史形成的,一直与淮河比邻的人们为了保护家园或者人工垒起一些台基,或以天然高地为基座,再将村庄建于其上,就成了庄台。
目前,大的庄台,能住上千口人,小的庄台,仅有200余人居住。庄台的海拔都在31米以上,这个高度是国家规划的要求,可以保证蓄洪期不被淹。近年来,庄台四周修筑坚固的石头和水泥护坡,杜绝了大滑坡现象。每个高台上都投资几十万元打出深达百余米的机井,一举解决了庄台的用水问题。
村民要住进新楼房
2007年7月14日傍晚,2米多高的洪水已经包围了安徽省蚌埠市长青乡宋滩村一个多星期,宋滩村是淮河滩地上的一个村庄,每次的洪水总是首先光顾这个村子。
快到晚饭的时间了,村里的人陆续从市里回来。不过,自从7月初的洪水“光临”宋滩村以来,步行回家已经不可能。对于在这个淮河滩地上生活了好几百年的村民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村民们知道洪水年年都会光顾,所以村里面从没放弃对小木船的拥有。
村里在淮河滩地上有1000多亩土地。平日里,村里数百户人家、1500多口人就以种地和养殖业为生,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村民们依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开始了村里的“现代化建设”,大多数村民盖起了小洋楼。
尽管整个村子已经被洪水包围一个多星期,但村里的生活依旧。除了低洼处的一些村民被乡政府安置到了市里外,大多数人选择了留守,“村里的地势高,很多人家还没进水,当然不用搬,即使进水了,也可以往楼上搬嘛!现在村里的水电正常,只是出去买菜不大方便。”
事实上,在不远的将来,这个村庄就将彻底消失。他们是整个“治淮工程”移民的一部分,蚌埠市区的23栋楼房正是为了他们而建。“在洪灾发生前,已经有400多户居民签了协议拿了钥匙。我分到的房子有50多平方米,搬了也好,老住在这儿也不是办法。”68岁的村民王德周说。而一旦搬迁顺利,延续了几百年的宋滩村将彻底在地图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蚌埠新港的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