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辛明在第八届全国大运会的羽毛球赛场上,一名广东队队员指了指6号场地对记者说:“那里进行的是北京队和江苏队的比赛,他们的队员几乎全都是国家队的。这次是代表学校和各省市参赛的。”该队员表示,“羽毛球比赛不分专业组和业余组,参加比赛的都是专业队员,所以,这次羽毛球比赛的水平相当高。
”
事实上,不仅羽毛球场上名将云集,其他项目上的大牌明星同样不少。而高水平运动员当然也能带来出色的成绩。开赛两天,仅在游泳池内就有1项全国纪录和58项大运会纪录被打破。
但与大运会水平越来越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却呈连年下降的趋势。在去年卫生部公布的青少年体质调查结果中,青少年的体质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
在大学生运动员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如何能让普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成了目前教育部门非常头疼的问题。
高校召名将希望能带动群体运动 在为天津代表团再添一金后,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华高兴得合不拢嘴。在他看来,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绝对是好事一桩,不仅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能带动学校的群体运动,所以,该校一直有招收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传统,游泳名将周雅菲就曾在该校读书。
杨桂华告诉记者,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是完全可以带动学校群体运动的,“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就生活在普通大学生的身边,普通大学生可以欣赏到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这样可以逐步影响这些普通大学生,提高他们锻炼的意识。”
杨桂华认为,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还可以相互影响。“以前,周雅菲曾经来学校做过报告,她的奋斗经历感染了很多同学,同学们也了解到努力拼搏的含义。此外,这些学生也影响着运动员。高校内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让高水平运动员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杨桂华的观点与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的观点一致,杨贵仁认为:“高等学校(包括普通学校)发展课余训练,发展竞技体育是为国家培育高素质的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带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专家称提高学生体质必须重普及 在谈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现状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博士刘海元表示:“现在,培养学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运动员挂靠学校,他们定期回到学校接受教育或学校派老师给他们上课,运动员还是在省队或国家队训练,这种培养模式,学校不用花训练经费,学校主要付出的是教学成本。第二种是学校自己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这种形式,学校要付出高昂的体育经费,每一个运动员的训练、比赛的经费都要从学校体育经费中拨出。”
刘海元认为,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并希望他们影响到普通大学生,带动普通大学生去锻炼,这种方法并不是很有效。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学校不再计较金牌得失,把体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群体体育上。
对于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刘海元认为,学校此举还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培养运动员是最好的提高知名度的方法,知名度提高了,招生等各方面的工作就很容易开展”。
在被问及学生素质为何逐年下滑时,刘海元认为主要是学生没有养成健身习惯,“大学生虽然不像中学生那样有升学压力,但很多大学生还是把时间用在英语考试、上网打游戏或谈恋爱上,再加上学校在群体工作方面缺乏足够的引导,大学生中能主动锻炼的人相对较少。我认为,如果想解决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问题,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要通过组织活动,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并且拨出相应的经费组织体育比赛。”
在目前的形势下,刘海元并不完全支持学校一门心思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做法。“学校的体育经费是有限的,如果把这笔钱用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上,落在普通学生身上的体育经费就会减少。”
“我认为,学校应该把更多的钱用在普通学生身上,首先要通过各种举措来引导学生锻炼,比如定期组织各班、各系,或者院校间的比赛,这些比赛贴近同学,能有效地调动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其次,用一些体育经费建立各种体育俱乐部,让有兴趣的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刘海元表示。
“各个学校的体育方针只有做到"轻竞技、重群体",才能逐步提高普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刘海元说。
本报广州7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