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寨村位于太行山丘陵地区,是河南新乡辉县市一个不足600人的小山村。这个原本很普通的小山村,近两年正发生着巨变。记者日前到裴寨村采访,只见一排排整齐的农民住宅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商业店铺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4亿元、日生产能力4500吨的水泥厂建设工地正紧锣密鼓地施工……
说起这些变化,村民都伸出大拇指夸一个人,他就是去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村委会主任裴春亮。
苦娃子有颗感恩的心
今年37岁的裴春亮,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只有一个字——穷,10岁之前没穿过鞋,16岁时,父亲去世了,家里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是当时的村支书裴清泽让人砍了两棵树,给他父亲做了棺材。乡亲们凑钱凑米,帮他安葬了父亲。从那时起,乡亲们的亲情就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感恩的种子。
祸不单行。父亲去世后,裴春亮家里又连遭变故,先是三哥死于煤矿事故,接着大哥中风瘫痪,随后二哥又遇车祸去世。大嫂和二嫂不堪忍受贫穷,先后离家出走,撇下3个年幼的侄儿、侄女,家庭的重担全落在裴春亮一个人身上。他不得不拼命做生意赚钱。从修电器、开饭店起步,后来又开矿、做贸易,成为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
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他就想着如何报答乡亲们。他的母校张村乡初中的教室晴天透光、雨天漏雨,下雨就无法正常上课。他知道后,捐了3万元,帮母校盖了新校舍。张村乡与县城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乡亲们巴望着有一条平坦的路。辉县市修路的时候,他主动捐款3万元。
缺席当选“村官”
去年春天,裴春亮正在上海谈生意,忽然村里来电话,告诉说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又惊讶又激动。放下电话,他以最快速度赶回在县城的家。一进家门,他惊呆了,只见村支书、各小组长、老党员等40多人站在客厅里,渴望、焦急和信任的目光齐刷刷投在他身上。老支书拉住他的手说:“你可回来啦,乡亲们都在等着你呢!”他感到浑身的血直往上涌,眼含热泪对老支书和在场的乡亲们说:“谢谢乡亲们的信任,我决不会辜负乡亲们的信任。”
上任第二天,他拿出1万元把一间闲置旧房改造成了村“两委”办公室。随后,又出资数万元安装了路灯;出资购置了大型农机,供乡亲们免费使用;出资为村民购置了健身器材,让乡亲们也能像城里人那样锻炼身体。为了打通村里和山外的交通,他和村领导班子规划了通向山外的“众鑫路”,率先出资150万元。乡亲们也纷纷出钱出力,全村140户中有135户自愿捐款,两天时间就筹款5万元。现在,路修通了,乡亲出门进城方便多了。
圆乡亲们的楼房梦
裴寨村三面环沟,一面靠山,是河南省的贫困村,村民住的房子大多是30多年前盖的,许多房子有不同程度的裂缝、沉陷。住上新房子在裴寨村村民心中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乡亲们的信任如千斤重担压在裴春亮肩上。他暗暗对自己说:“我必须得承担起这份责任。我相信自己有能力让他们安居乐业,让乡亲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变为现实。”
村口有一座荒秃的山头,寸草不生。裴春亮决定个人出资把这座山头推平,为村民建造160栋两层小楼。
去年5月26日,裴寨村南头的荒坡上,彩旗飘扬,裴春亮个人投资2000万元为全体村民建造的农民新村正式开工了。裴春亮郑重承诺:新村建成后,要让全村的父老乡亲家家都住上新楼房、用上自来水。
如今,裴寨新村设计的160套小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投资80万元的自来水供水设施已建成,敬老院、园区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正在有序地进行,明年秋天就可住进去。一排排整齐的新居让村民看到了“安居”的希望。
为了明天的幸福
裴春亮又在谋划裴寨村下一步的发展:“乡亲们住上新房子,整天饿肚子也不行,得让村民个个有活干,人人有钱赚,长久的日子有保障。”
裴春亮与村委班子成员经过多次协商、考察后,决定上水泥厂。因为有三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做水泥用的原材料当地很丰富;二是交通优势。裴寨村距107国道、京珠高速、京广铁路较近;三是水泥行业前景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乡段已开工,郑州的地铁建设及北京至上海的高速铁路建设明年即将开工。这些工程都需用大量的水泥。
消息传出,村民争先恐后为企业投资3000元、5000元、1万元、10万元、20万元……残疾人裴明军把家里仅有的20元钱积蓄交给春亮。
为把企业办好,裴春亮高薪聘请外省某大型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贵生担任总经理,还从北京聘请曾发明过两项专利的马总工程师担任该项目的总监。今年4月26日,由裴寨村全体村民集体投资的春江水泥有限公司熟料生产线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4亿元,建成后日生产能力4500吨,预计2008年2月建成投产,届时可解决200多个农民就业。目前已完成土建工程的1/3,各项辅助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如果说,一年前裴春亮投资2000万元建新村是为了让村民实现“安居”梦,那么,裴春亮带领全村人投资兴建春江水泥有限公司,将让村民“乐业”的梦想变为现实,真正实现“个个有活干,人人有钱赚,长久的日子有保障”。
裴春亮对裴寨的未来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