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王兴华、记者赵国清)7月24日,沈北新区新城子乡的被征地农民刘凤香,兴冲冲地拨通住在蒲河镇姐姐家的电话。“大姐,俺家在10月份就要住楼房了。”如今在沈北新区,每天都有许多被征地农民在电话中向亲友报告即将乔迁的喜讯。
2006年3月,沈北新区在成立后,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城市化,建成一座绿化率达50%、拥有4个城市组团、经济规模逾2000亿元、人口超100万的宜居、宜业生态新城区。作为沈北新区发展先导区的蒲河新城提出要用5年时间全面实现城市化。目前沈北新区11个乡镇已有4个乡镇变成了街道办事处。新区144个行政村已有72个变成了社区。
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户口、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今年3月份,沈北新区投入10亿元动迁村屯,将2.6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投入6亿元给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4月份,投入10亿多元为被征地农民新建133万平方米的优惠住房——“农民新区”;6月份,投入120亿元全面打造示范型新村。目前,蒲河新城拆迁任务已完成70%,明年将全部完成,三年时间将使新城内的所有农民变为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