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30日电(记者仇逸)一位40多岁的奥地利稀有血型男性患者日前在上海找到了稀有血型,获得救治,并安全乘专机回国治疗。这次国际性的“血液大援救”,标志着上海的稀有血型库具备了大量稀有血型临床抢救用血供应的能力。
7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向上海市血液中心打来求助电话,一位奥地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全部下降到只能维持生命的最低限度,血红蛋白只有3.6克,而患者血型非常稀有,无法与血库中的任何血液相配。
上海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分析发现,这位患者的血型是罕见的“抗-Fya”,在中国人群中的比例小于千分之一。血液中心经过7个小时的努力,从库存血中筛选出了两袋共400毫升与患者血型相同的稀有血液。当天晚上11时,救命的血液送到病床边,患者家属热泪盈眶:“我们真的盼到了奇迹的发生。”
当中国献血者的血液一滴滴输入患者体内时,他用虚弱的声音说:“我知道我的血很特别,在奥地利医生就告诉我,我的血液中有许多抗体,就是在奥地利也很难找到相同的血液,谢谢你们。”
经过及时的输血抢救,患者血色素的急剧下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要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需要更多的血液。7月19日上午8时到晚上8时,就有10多位外籍人士赶来献血,12小时内筛选、采集到了1400毫升血液,分别来自奥地利、英国、德国、瑞士等国的献血者,为抢救提供了最关键的保障。
7月21日,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乘坐领事馆专门联系的国际包机回国治疗。他的妻子已打电话告诉上海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患者的身体正在恢复。
两年前,当时的一位稀有血型患者,因为没有合适的血液,通过国际稀有血型库向日本调用了400毫升血液。经过数年努力,上海的稀有血型库保存了30多种稀有血型,稀有血型的数量在亚洲排名第二,筛选配型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如今上海的稀有血型库有能力完成大量的稀有血型抢救用血的供应,为世博会、奥运会等大型活动提供了医疗安全保障。
除了A、B、O和AB血型外,人的血型有29个大系列,当一个人的血型需要在1000人或者更多的人中才能找到一样的血型时,就称为稀有血型,而在上海稀有血型库中,保存的最稀有血型的稀有程度是数百万分之一。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