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的启动,履约工作全面铺开,技术、资金、多方合作等困难一个个摆在面前。
技术缺乏的“帽子”怎么摘
加快自主研发,破除技术瓶颈
“当前先进的POPs废物处置和二恶英减排技术大多是由发达国家的私有企业研发出来的,都受到专利保护,要实现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存在很大难度。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余刚这样表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纽约总部蒙特利尔议定书办公室副主任关尧钊认为,国内POPs生产排放企业应主动与国内研究机构合作,研究开发出自己的技术才是解决之道。
他认为,对于有意生产和使用类POPs,如滴滴涕、灭蚁灵等,应按照质量好,产品本地造,价格可接受三个标准,尽快开发出替代品生产技术,摆脱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依赖,同时降低技术转移成本。
在二恶英类无意产生的POPs方面,余刚教授认为,企业把好产品生产的源头、过程、末端三关,就可以大量削减二恶英的排放。他认为,应该重点加强充分燃烧和烟气净化等方面技术的研发,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二恶英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
履约的资金缺口何处补
整合内外资源,拓宽资金渠道
实施《国家实施计划》近期和中期(2006—2015年)的资金需求约为340亿元。国家环保总局外经办主任、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公室副主任庄国泰认为:“不要以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履约资金就不成问题,现在,我们急需可靠的资金保障。”
在今年5月举行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上,众多专家针对履约资金难题,提出国家应设立履约专项资金,进一步整合国内外资源,统一调配,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尤其是民营资本的积极性,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高级项目官员陈庆年认为,从源头上减少POPs的生产与排放,使有限的资金投入产生最大功效回报;加大宣传力度,改进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如不再随意焚烧垃圾等,以全民参与削减POPs的方式节约资金,都将有助于资金问题的解决。
多方协调不畅如何疏
环保总局牵头,由点及面稳步推进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涉及政策、管理、资金、技术、公众教育等诸多方面内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履约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多部门、跨行业的协同作战。因此,合作渠道是否畅通,都会对履约任务的按期完成产生影响。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组长张力军强调,各有关部委、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和企业必须通力合作,以全面实施《国家实施计划》、削减和控制POPs,共建和谐社会。
国家环保总局履约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总局将充分发挥履约牵头单位的作用,加强与相关部委、学术界、产业界以及国际社会等各方面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整合国内外资源和力量,按照《国家实施计划》的要求,先示范后推广,由点及面,分阶段、分行业、分区域地有序推进国内履约工作,确保履约任务顺利完成。
10期的专栏今天将画上句号,但是履约工作才刚刚开始,衷心希望读者能够继续关心、支持履约工作,积极参与到消除持久性污染物的工作中来,为保护我们自身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尽心尽力。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