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04年本报的部分报道 |
“我家里电话一直没有换,就等着她打电话来”
“我已经给她联系好了工作,家里还专门为她腾出了一个房间,准备接她来定居的,可她却被父亲提前接走了。”7月11日,提起“女儿”小莉(化名),鄂州大学教授梁君仍不住地惋惜。
2004年3月,梁君认下了时年14岁的小莉。小莉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身体残疾,母亲在她两岁时离家出走。她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了,由于吃不饱饭,就和一个聋哑人盗窃团伙混在一起,为他们望风,分一些吃的。
看到其他姐妹纷纷给“妈妈”写信,她也想写,可她认识不了多少字,不会写信。于是,她请同监朋友代写了第一封给妈妈的信。
凭着当老师的直觉,梁君洞穿了这个秘密。她马上给小莉回信说:写信不能让别人代替,一定要自己写。妈妈不会在意你写得好与坏,只要能够看到你在进步就很高兴。
很快,小莉写来了第二封信,虽然只有两百多字,却有近百个错别字,字迹也歪歪扭扭。可在梁君看来,却是世间最美妙的字符,她高兴地看到“女儿”终于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她马上回复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进行鼓励,“女儿,你的信写得很好,妈妈看到你进步了非常高兴……”她把小莉写的错别字一一订正过来,附在信末。
梁君发动全家都来帮助小莉。正上初中的女儿负责修改小莉来信中的错别字,用零花钱买回字典、辞典、《小学生作文选》等学习资料。上大学的儿子也买了歇后语词典等学习资料。在一个接待日里,梁君带着一家人来到未管所看望小莉。小莉看到了慈祥的“爸爸”,友善的“哥哥”,漂亮的“妹妹”,尽情享受着家人的温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梁君是研究心理学的,刚开始,她从小莉的来信中看到了小莉有很深的自卑感和负罪感,心理阴影很重。于是,她在回信中耐心开导,“小莉在后来的信中,就没有罪恶感和自卑感了,充满了阳光,和正常的孩子没有多大区别了,这让我很高兴。”梁君欣慰地说。
后来,小莉每封信能够写3页信纸了,句子也很通顺,错别字也少了。
每隔一个月,梁君都会从鄂州来到远在武汉的未管所探望小莉,小莉改造的积极性上来了,先后获得了4个表扬和减刑一年的奖励。
去年9月,是小莉刑满出狱的日子。梁君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提前寄给她,“这表示穿新衣,走新路。”但当天上午梁君从鄂州赶到未管所时,却被告知:小莉刚刚被他父亲接走了。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