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成果。然而,有一种不良倾向也值得警惕,那就是对历史名人的肆意颠覆。本来早有定评的一些古代“偶像”,不断从历史尘埃中被扒拉出来“曝晒”,冠以“新形象”。先是有学者称,大才子司马相如劫财劫色,引来一片哗然;这几天,又有一位文学博士语出惊人: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古惑仔”。这位博士还专门著书,阐明观点,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诚然,重新审评历史名人名著,还原历史人物真实,探究古典名著真谛,这本是学人的本职工作和职责所在;为了让学术成果更好地走近大众,采取一些通俗、有趣的解读方式,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仔细分析他们的“新发现”,我看不到丝毫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看到的只有牵强附会和被无限夸大的只言片语。
为什么有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颠覆名人?我想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为了标新立异,行颠覆名人之事,成自己出名之实。你李白英名远播古今中外,我偏偏把你说成是“古惑仔”,这样的“创新”,谁做得来?我做得来!一时之间,赚足关注,一夜成名。
二是吸引眼球,发笔“名人财”。翻看那位博士以前的著作,对李白的认识也并非如此无稽。但严谨的学术研究,可能远没有现在这样吸引人。我不枉揣测,他也许是受了一些人一夜成名、其著作洛阳纸贵的启发,故作惊人之语,实际上是在为他的新作鸣锣开道。
古代名人和古典名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对此,我们该做的是挖掘,是发扬,让它们焕发出新的时代意义,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力量、思想源泉。颠覆名人是对文化的伤害,而如果伤害文化的是本来承担着研究和传承文化责任的学者,这该是怎样的讽刺?
所以说,学术界在解读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时,追求趣味、通俗化,也应有边界。肆意戏说、歪说,故作惊人之语,这是不该提倡的;不惜以伤害文化成就自己名利的做法,更是当刹。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人物素描为马国英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