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昨天,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全省公安机关查办的6起传销、非法集资案件情况,希望通过揭露犯罪分子的伎俩,引导公众提高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远离传销和非法集资活动。
据介绍,近年来传销、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活动有所抬头。今年上半年,全省立案破获传销案件81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4起、集资诈骗11起,涉案总价值6.4亿元人民币。从公安机关查办的一些案件看,传销、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主要手法是——
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往往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几百倍。
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有的以种植仙人掌、螺旋藻、芦荟、火龙果、冬虫夏草,养殖蚂蚁、黑豚鼠、梅花鹿、家禽再回收等名义,骗取群众资金;有的以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群众“投资入股”;有的以商铺返租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公众存款。
胡编理财概念
不法分子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假称为新的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为幌子,欺骗群众投资。
披上合法外衣
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手续完备的公司,以实际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目的。一些公司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作广告等加大宣传,骗取群众的信任。如这6起案件中,由南京警方侦办的观方科技公司非法经营案,犯罪嫌疑人为了夸大实力,虚报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空壳公司,租用上千平方米的商住楼为办公场所,以“繁荣气象”欺骗群众。
利用网络诱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一旦被查,便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
省公安厅经侦部队负责人表示,要识别和防范传销和非法集资其实并不难。可以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等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否经国家批准的直销企业、合法的上市公司、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即有传销和非法集资的嫌疑。还可以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否经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等。另外要时刻牢记,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暗藏投资陷阱,遇到这种“发财机会”应向公安、工商和银监等部门反映、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