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录取呈现“哑铃型”
名校和差校完成计划较好 中间层次学校“不招待见”
本报讯 (记者李莉) 高招本科录取已经结束,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招录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考生寻求优质学校的意愿比以往更强烈,录取线附近考生则出现了“上线就走”的趋势,而高不成低不就的考生却纷纷放弃录取参加复读。
高招录取两极分化
从目前的录取情况看,考生对学校的选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本科一批录取呈现“哑铃型”,即同一批次中好的学校和“垫底”的学校招生计划完成较好,而中间层次的学校招生情况不尽如人意。业内人士分析,这反映了考生的两种心态:高分考生“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录取线附近考生“上线就走”。两极分化体现了学生的非理性心态:即凭自己的印象决定是否选择该学校,实际上院校间的差距并不像考生想象得那么大。
专业选择与就业需求不符
从录取的专业状况看,财经、外语、法律仍是报考热点,理工类专业受冷落。专业选择反映了考生的就业心理——更多的人愿意当白领,而不愿与“工人”沾边;但这样的选择实际与就业需求不相符。
另一方面,很多考生们看来对未来有着更长远的打算,他们并没把大学作为终点,而是从入学开始就为下一步读研做着准备。以对外经贸大学为例,该校往年录取都是国际贸易专业录取线最高,而今年,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成为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据介绍,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性质,考研是这一专业的首选道路。
高考高峰预计将错后
今年本科二批录取进行了两次补报,仍然减招600人。而高招本科三批第一次补录有1800多名额,符合补报资格的学生有4600多人,实际却只有六七百人参加了补报。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状况的出现说明考生“寻求优质学校”的意愿更强烈,而考生心目中的理想院校只有两类:北京高校和外地名校。补报院校绝大多数都是京外高校,而减招的学校都是偏远地区、艰苦行业及师范类院校。
因为考生的这种心理,预计今年复读的考生数量会有所增加,还将有一部分考生被录取却不报到。这将使明年本该减少的高考人数继续维持在高点,专家预测:预期中的高考高峰拐点可能错后到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