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形神兼备的
城市家园
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主席 孙家正
城市文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城市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舒适、便利和机会,也带来一些新的困扰和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家园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记忆消失、面貌趋同、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城市的发展不断地满足并刺激着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精神上、心理上的慰藉和憧憬却在不同程度地失落。人们在为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兴奋的同时,应该保持一种忧患意识,冷静思考城市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如何科学发展。
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空间?我们究竟在追求怎样的生活?当人们试图以全新的、理性的眼光审视扑朔迷离的城市形态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化的视角。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定历史、一定地域、一定人类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愿望的反映,同时,又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城市文化问题,可以说是当代备受关注的世界性话题。
城市是市民的居所和精神家园,城市建设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都必须坚持面向最广大的普通民众,同时也要回应不同人群的诉求。创造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生态环境,形成亲切无碍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自然的城市空间,是民众的共同愿望和要求。面对现代生活的迅捷变化和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人们的物质需求需要不断地满足,而心理上的迷茫和困扰尤需抚慰。民众的生存状态、心理感受,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城市文化形态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应该同时成为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城市建设和管理呼唤着深切的人文关怀。一个城市是否具有这种人文关怀的精神、环境和氛围,应成为考评城市建设水平高低、管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尺。
形神兼备是文化城市的重要特征。所谓形,就是城市的建筑、街道、景观,表现为城市外在的风貌气度;所谓神,就是蕴含在城市历史和现实当中的文化内涵,闪耀着一个城市独有的内在品格和气质。物态景观和人类活动因共有的文化内涵而和谐统一。一个城市只有形神兼备,浑然一体,才能保持永不衰竭的魅力。
人创造了有形的城市,城市反过来又以无形的方式陶冶人、塑造人。市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社会风尚等因素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综合反映,也是城市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过程与结果。
无论是有形的城市面貌,还是无形的城市精神,都是一定的文化使然。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文化留存于城市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融会于城市生活的全部过程和每一个细节。文化对城市的营造、演变,对市民的生活、行为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中的街区、广场、建筑、雕塑、装置、绿化、小品等等构成了城市有形和外在的物态系统,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而直抵心灵;同时,它们又承载着在城市空间中发生着的人类活动,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城市富有了充沛的人气和旺盛的活力。
拒绝和防止趋同,保护和彰显个性,是当代城市建设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现代化、全球化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其益处无需赘言,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现代化对于传统的消解,全球化对于个性的抹杀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声浪日趋高涨。尊重和珍惜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方能保持并彰显一个城市所独有的文化韵味。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不仅在于它的规划布局、色彩基调、建筑样式,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内在的气质、情感及其文化底蕴。城市的文化特色将是城市特有风貌和文化精神的完美结合。发现、界定、保护、传承和拓展城市的文化个性与特色,方可构建起轮廓清晰、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神采独具的城市文化形象。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焕发着穿越时空的悠久魅力。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割断历史便也撕裂了现在。人类需要前瞻又耽于回忆,我们不能失去记忆,失去记忆也便失去了憧憬。城市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保持和延续着城市文化,并促进着城市肌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赋予了人们真切的归宿感与认同感。我们必须坚守、传承、培育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尽可能避免盲目开发对文化遗产、文化环境的破坏。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心理需求,也是当代人对祖先和子孙的责任。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的演化和发展是一个生命体的成长发育和有机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城市内在的遗传基因,顺应城市生成肌理和发展规律,在改造与完善中,有机更新,有序发展,使其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服务功能日趋完备、文化韵味更加浓郁。
城市建设不但要继承传统,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不断地创造和更新。成功的城市必定是在保持自己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城市。坚守历史传统、适应时代需要的文化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活力。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文化创新,需要有坚定的自信和包容的胸怀。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而不同是中国的哲学思维,追求和谐是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城市从来就不是孤立地存在。追根溯源,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孕育并哺育了城市。这一点,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尤为明显。反哺农村,善待农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应有之义。这不仅是道义上的必须,也是城市自身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增长点”和“契合点”:
追求滨海新区的
文化创造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滨海新区的崛起,给了天津的发展以新的动力,它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意义也值得我们关切和深入探讨。如何找到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如何在地方性的文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之间找到新的“契合点”正是今天发展滨海新区文化的关键。
(一)
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看起来是一回事,其实还是不同的。文化产业还是对于过去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再生产,创意产业却是以新的、弥足珍贵的创意为支柱。文化产业要的是大投入大产出,创意产业要的是小投入大产出。当然,大投入很容易低产出,小投入也可能根本无产出。文化创意产业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但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城市,魅力的展开就得靠文化创意产业。现在我们各个城市都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已经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地方,更想以此作为突破发展瓶颈,创造第二波发展的动力。
对于滨海新区来说,如何建立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其实是当务之急,也是将自身建设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的“增长点”的关键。所谓“集聚区”指的是一种或多种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性地集聚于一个较小的区域之中。这种集聚会起到“放大”和“深化”的双重效应。对于产业的发展,由于集聚带来的“放大”效应其实正是指当一种文化创意的特色在一个区域形成集聚之后,它就会带动城市本身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的放大,文化创意的特色往往是同一方向的“扎堆”所产生的巨大规模效益。而“深化”则是指集聚带来了规模效益之后,会在产业的升级、产品的更新和发展趋向的引导方面有新的开掘。这种“集聚区”的生成就需要找准发展的路向,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寻求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方面构筑平台,提供机会。
寻找“集聚区”,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点的获得。
(二)
二十世纪的后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开始出现了。这就是对于文化的特殊性的强烈的需求。这使得对于文化特殊性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地方的文化特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地方本身引以为傲的认同的来源,而且是一种所谓“全球本土化”的新的经济和文化的双重的机会。像丽江这样的原来相当僻远的地方,由于它独特的风土和文化积淀所提供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就可以变为新的全球性的一个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价值的空间,从而拉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798的例子,则说明了在新的城市营造之中,原有的工业化时代的制造业当然已经没有了在巨型城市中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但它所遗留的独特的空间形态却可以为新的文化产业提供有价值的空间,制造业的生产的工业空间的原有用途的终结,却让它变成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这里各个地方所蕴藏的活力当然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我们的各个地方政府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开始高度地重视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对于地方的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也已经成为了引人注目的新的发展的焦点。
对于天津滨海新区来说,原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的发掘,将其经过全球本土化的运作之后,开拓本土的天津传统文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契合点”就是一个题中应有之义。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这里有三个方面值得关切。
首先,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上看,在发展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时,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坚定的倡导,还需要灵活的政策和机敏的反应,这就要求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智慧。像798、外滩三号这样的地方,往往并不是靠政府的推手建构起来的,相反民间的创意和能量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动力,其实政府的作用并不在以自己的力量来进行简单的包办,而是鼓励各种民间的力量在文化方面释放自己的能量。
其次,本地居民和社区的参与其实也是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第三,现在我们在开发地方性文化资源时,往往存在“贵古贱今”这样的毛病,往往确实已经注意到,并投入了许多力量在古代文化的保护和发掘上,但对于当下新的、具有活力的文化资源缺少关切和注意,任其自生自灭,甚至有时会由于缺少认识而加以限制和打压。这就造成了一种新的简单化的问题。
总之,滨海新区的发展为天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从文化创意的“集聚区”的建设,文化的“地方性”的发掘这样两个方面追求文化的“增长点”和“契合点”正是今天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当然,滨海新区的发展正是基于今天的中国的文化自觉提供的新的历史平台之上的,所以它的未来是我们可以期待的。
滨海新区特色文化
建设断想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仲呈祥
旗帜鲜明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确保经济运行、社会进步和与之相应的特色文化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化工作大有可为。
人类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文化的作用至关紧要。文化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软实力。而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在和平发展的时代条件下的竞争,文化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三次强调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他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强调“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和谐社会建设”。他还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这理应成为新区特色文化建设自觉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
文化建设务必自觉地坚持积极引领、反对消极顺应的方针,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全球化语境下坚持具有人类普泛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需要。如果说,工业革命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对资源的过度采发而给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某些破坏;那么,上世纪迅猛发展的信息革命,则在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给人类的人文生态环境留下了某种程度的破坏——人文精神的普遍滑坡和道德伦理的某些失范。倘无限制地让市场化观念向文化领域其中包括一切文学艺术领域全面渗透,一切听从“看不见的手”即“赵公元帅”的指挥,沉醉于发行率、票房、上座率、收视率至上,那么,积极引领就势必落空,消极顺应就势在必然。结果,越消极顺应,就越强化了读者观众群体化鉴赏心理中存在的消极、落后的东西;而被强化了的这种消极、落后的东西,又势必反过来刺激盲目的创作者生产品位更低下、格调更粗俗的东西去抢占市场。于是,文化生产与受众消费之间的二律背反即恶性循环便由此产生,文化的“引领”作用便荡然无存。此种教训,极为深刻。
坚持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坚持文化建设宜着意久远、忌急功近利。文化是“化”人的,艺术是“养”心的。靠先进文化把素质“化”高,靠优秀艺术把人的境界“养”高,然后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确保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人的素质和境界是决定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这一点,丝毫含糊不得。
新区的文化建设,是我们以改革开放的雄姿迈入21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新区的和谐文化建设,在我看来,要把握鲜明的时代特色,当然就要高度重视这种以“制-看”为模式的文化建设,其中包括影视文化建设。要自觉清醒地认识到:快感与美感、养眼与养心的“度”的和谐把握,至关紧要,直接影响着能否在文化建设中真正“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适“度”则和谐,快感升美感,养眼更养心;过“度”则不和谐,快感成宣泄,养眼变伤情。
新区的和谐文化建设,还应同时高度重视以“写-读”为模式的文化建设,大力提倡旨在养心的文化阅读,并着力在新区营造浓郁的读书风气。“制-看”与“写-读”共存互补,相映成辉,大有好处。须知,读书与看电影电视,受众在接受方式上是迥异的:一书在手,可反复阅读,细细品味;而影视音画,稍纵即逝,逝不再来。书籍是文字语言符号组成的没有具象的平面,作用于读者的阅读神经,需要读者启动思维,因为对应的空间联想,始能完成鉴赏。两相比较,倘让看平庸的影视节目的时间挤掉了读经典书籍的时间,把大量休闲时光都消磨在银屏前,那么人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钝化消减,恐怕势所必然。更何况,迄今为止,人类文明最精华的篇章,主要还是集中在经过历时筛选的图书馆(包括电子图书馆)里的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里。实践反复证明:人类生理感官的过度快感必然造成精神深度的痛感,无节制的感性刺激必然造成审美心理的失衡;伴随着观众视听感官生理上过度的快感享受,其精神上的反思能力和审美感受势在衰减。古说云:“乐不在外面而在心。心以为乐,则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季羡林先生强调“人自身内心的和谐最为重要”,其深意正在于此。眼乐受用一时,心乐才受用终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深情呼唤新区高度重视养心文化阅读。
至于说到新区的文化应当具备何种特色?这倒令我想起了费孝通先生留给我们的文化箴言。他深刻总结“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和人生智慧,认为知识分子代代相传的文化接力棒应当镌刻四个大字:“文化自觉”。我理解:搞文化建设的人,文化上盲目,必然误人子弟;管文化建设的人,文化上盲目,那会造成灾难。盲目的反面是自觉。怎样才算做到“文化自觉”呢?费孝通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十六字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以此衡量新区文化应具之特色,窃以为是否可以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立足“各美其美”,形成特色。新区的本质在新。新区由来自天津及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相伴而居,具有鲜明的“移民”特征。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必然带来各自的文化习俗、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移民社会的这一特征最易激发文化想象和文化创新。只要坚持“各美其美”,百花齐放,和而不同,互补共存,那么,就会防止文化上的单一化和近亲繁殖,而日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杂交”后生成的优良的文化品种。当然,这品种的根在中华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是否能精心设计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区的文化“区标”。这区标是新区形神兼备的集中标志,是全体区民的心理聚焦和身份归属。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新加坡狮头鱼尾像、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
二是善于“美人之美”,兼容并包。新区要高扬自身的文化优势,也要自觉借鉴、吸纳其他国度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优秀文明成果,广采博收,为我所用。世界上一些现代化城区的经验要借鉴,深圳、上海浦东的成功做法要学习。尤其重要的一条,是在培养造就土生土长的文化人才的同时,放开眼界以广博的胸怀吸纳各地乃至世界上有志于为建设新区做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吸引和留住一大批文化建设上的有识之士,经过数年乃至十数年的不懈努力,精心打造一个类似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那样的滨海新区的文化核心区,为新区人民提供宽广丰厚的文化公共空间。
三是努力“美美与共”,实现创新。就是说,要自觉将“己美”与“他美”互补交融,整合创新。“与共”的过程,就是互补交融、整合创新的过程,就是新区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构建的过程。果如此,我们就能为新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和舆论支持。我们应当在这种“与共”的过程中,实现新区文化资源的最佳配置与文化生产力诸因素的优化组合,既高扬“己美”,又借鉴“他美”,在继承基础上勇于创新,精心创作出与新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生活相匹配的、既反映新区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新区人民精神生活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优秀文艺作品。
加快提升滨海新区
文化支撑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旭霞
尽管环渤海区域一体化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尽管天津和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滨海新区都有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的愿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快速发展相比,京津冀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究其原因,除了有改革开放过程中资本与市场不同步扩张、区域内的资源与要素不能有效流动、区域分割甚至区域封锁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京津冀文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滨海新区尚未建立起对区域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的文化平台。
文化引领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走向
文化不仅是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文化支撑力,规划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机制、模式和进程的关键因素,还是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由交通、经济领域的接轨,向文化、文化产业及其市场的接轨进程中的核心力量。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全面启动和深入发展,文化在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主导和核心位置越来越鲜明。
从文化资源看,作为京津冀文化的母体——燕赵文化——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文化环境看,北京文化、天津文化和河北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气场,激活了滨海新区和京津冀三地的地缘、物缘、人缘,山情、水情、人情,引发了滨海新区和京津冀经济的突破。
从文化定位看,京津冀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有独特的文化觉醒,更有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文化宝地,它们是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由交通、经济领域的接轨,向文化、文化产业及其市场接轨进程中的核心力量。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发展最可贵的经验,就是在经济大发展的现实面前,深刻认识到了文化的力量,纷纷走向了经济向文化提升、文化向经济回落双向互动的道路。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展的经验,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从文化抓手,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形成区域文化综合竞争力,才能少走弯路,尽快实现较强的后发优势。
文化如何适应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构建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构建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在挖掘滨海新区和京津冀优秀传统文化、跟踪调研滨海新区和京津冀文化实践的基础上,就京津冀区域文化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发展的主要任务等问题作出规划,以指导滨海新区和京津冀文化的发展。
第二,建设文化发展平台。打造建设布局合理、相互配套、比例适当的文化设施平台,打造促进文化产品和各类文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充分竞争的文化管理平台,打造在作品生产、人才培养、文化节庆及演出、信息资源、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等方面合作的文化交流平台。
第三,形成文化发展环境。创造条件成立京津冀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其职责主要有:开展滨海新区和京津冀文化的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探讨京津冀区域文化市场特点和培育方式,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建立京津冀区域文化圈联席会议制度。其任务主要是:负责审议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文化合作的各项计划,研究加强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政策,并敦促、协调有关合作项目的落实;建立文化协调联络机制、政策协调机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互惠合作长效机制,以尽快达到环渤海地区共同起飞的目标。
建设京津冀区域创新文化体系。
第一,创建以滨海新区为基地的文化创新中心。结合滨海新区和京津冀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探讨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政策启示,用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区域的文化创新,建设有利于提升国际文化竞争力、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文化发展的文化创新中心。
第二,提炼“滨海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创办文化大讲堂等推动滨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激发滨海人协力创新的团队精神,树立竞争向上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塑造和广泛宣传体现“滨海精神”的代表人物,提升滨海人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向心力;通过召开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拓宽滨海人的文化视野,培育创新价值观念;通过举办节庆、产品创研等文化活动,激发滨海人建设滨海新区的参与感、责任感,凝聚开发建设滨海的强大合力。
第三,建设文化滨海和文化京津冀。燕赵文化是京津冀的母体文化,天津文化是滨海新区的本土文化。在深入挖掘和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将世界文化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世界文化建设经验与本土文化建设实践相对照,融会贯通,求同存异,创造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发展新模式。第四,拓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空间。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和支持滨海新区和京津冀三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围绕滨海新区和京津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
制定滨海新区和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滨海新区和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滨海新区和京津冀文化建设更具现实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树立大区域观。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滨海新区和京津冀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等,从而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的一体化区域文化产业格局。
其次,筹划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作体系,建立相互开放的区域性文化市场。鼓励具有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规模、有品牌、有成熟商业运营模式的、有市场发展空间的大型文化企业,在滨海新区和京津冀三地连锁经营、规模经营、品牌经营,逐步培育区域性共有共建的业态先进、线条清晰、管理有序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激活民营资本,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参与文化产品生产、开发经营管理文化产业。
第三,合理规划、布局和大力培育统一分层的滨海新区和京津冀三地文化要素市场。重点建设人才、产权、演出、影视、娱乐、图书、音像、会展、艺术品等一体化专业文化市场,共同构建滨海新区和京津冀三地文化产品展示、交易、物流流通平台和机制,建立覆盖滨海新区和京津冀的开放式文化产品供应链系统。第四,加快培育领军性的文化产业集团,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提升文化产业内在素质,引导传统文化资源和现实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具有鲜明滨海文化和京津冀文化特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标志性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