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杭州大城市 加快融入长三角
大学生记者走进绍兴县
绍兴市市长张金如告诉我们,绍兴的纺织化纤原料产量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这是个什么概念?结束了对绍兴市的采访后,我们大学生记者团昨天走进了绍兴县——这个因中国轻纺城而闻名遐迩的经济强县。
杭派女装全国有名,宁波主要做男装,桐乡的布艺令人爱不释手……在杭州湾区域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与绍兴纺织业相关联的产业群。这样一个关联度高、集群度高的产业群,与绍兴县有哪些竞争和合作?一路走下来,我们对杭州湾区域的产业集群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见到冯建荣县长,马上有人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种集群有助于产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共享,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产业链优势,加强企业上下游间、不同地区间的合作,冯建荣县长这样认为。他说,绍兴县要在区域竞争中促进合作,在竞争中实现双赢,更好地发挥现有优势,将绍兴建设成为国际纺织之都,“建成国际纺织品生产基地、贸易中心和人才、信息、技术交易平台。”
不久前,绍兴县的18家纺织企业把柯桥的面料带到北京,希望借奥运会将绍兴的“面子”向世人展示。清华大学的陆炯杰在北京就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新闻。这是不是绍兴打造“国际纺织之都”的一个标志?冯建荣县长说,“承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一件大喜事。我们把纺织产品送到奥运会,是尽了绍兴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这个广阔的国际舞台,可以充分展示绍兴纺织产业与产品应有的魅力和风采,有利于扩大在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影响力,更好更快打造国际纺织之都。”
说到国际影响,美国华莱士大学的翁寰瀛最有发言权,她说在国外求学,最能感受到中国的纺织制造业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我们常常在网上看到贸易壁垒的新闻,会不会对这里的纺织业造成影响呢?冯建荣县长告诉我们,绍兴县的纺织品去年自营出口近40亿美元,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纺织品行情波澜起伏,贸易摩擦频繁,面对反倾销以及技术、劳工等壁垒,我们依然对出口坚定信心。”
冯建荣县长幽默地用三句话来概括绍兴县坚持纺织品“走出去”的决心:“兔子不吃窝边草”(庞大的纺织产业如果局限于一个杭州湾区域或国内市场,产业不可能得到提升);“好马不吃回头草”(绍兴经济已经在对外开放上迈出重要一步,接下来必须做得更好,提升产品档次);“天涯何处无芳草”(尽管与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摩擦激烈,但世界市场很大,到处都可拓展)。
说到我们这次“发现杭州湾”的活动,冯建荣县长用了“融入长三角,首先必须对接杭州”来评价。他说,如何对接杭州是他一直在研究思考的问题,“我想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思想观念上的接轨,即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和积极主动的姿态来接轨杭州;道路交通上的接轨,缩短与杭州的空间距离,特别是要进一步改善与萧山国际机场等一些重大基础设施的沟通条件;产业上的接轨,加快产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休闲、旅游、人居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冯建荣县长希望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对接,促进绍兴、杭州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而要紧跟整个杭州湾经济发展的脚步,冯县长也介绍了一个抢先试水的举措——“强镇扩权”。今年年初,绍兴县将杨汛桥、钱清、福全、兰亭、平水等5个镇作为权力下放的试点,绍兴县建设局、外经贸局等6个部门,分别与5镇签订了“委托行使管理职能协议书”,将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建筑工程许可证核发等职权全部下放给这些镇。“新形势下,我们的出路在于继续保持现有体制优势的同时,努力创造新的优势。强镇扩权,正是县级政府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可以创造的新优势。我们希望以此推进经济社会的率先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绍兴纺织业 与海外同“布”
绍兴县博物馆的纺织史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一件康熙穿过的祭祀用龙袍。它见证了绍兴纺织业近百年来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这只是绍兴县纺织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在当地,越来越多的“奇迹”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从手工纺织机到几百万元的大机械,从家庭作坊到动辄几亿的大企业,绍兴纺织业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该领域中的佼佼者。其中,创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比如昨天上午我们参观的裕隆集团。
走进这家企业的面料展厅,上千种面料对企业发展史作了生动的展现。这是一个“以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好例子。集团主要生产数码装饰布,一直很重视自主创新,从1985年创办开始就配套建有自己的技术中心。现在,他们特别聘用了知名的美国设计师为其进行原创设计,已有自主创新花型6000多个,其中2500多个景点花型已经注册了国际产权。
只有有了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才能使企业保有竞争力,成功抢占市场份额。一个企业一旦缺少自主品牌,即使有再好的设备也无法成功销售自己的产品。因此,创新、独立、自主,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也成了“裕隆”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从市场到写字楼,反映了一个纺织品市场的升级换代。下午,我们走进了位于轻纺城时代广场写字楼内的缤丽纺织公司,公司大厅里陈列着各色面料,真是“缤纷美丽”。不过在这里,最能引起大学生记者兴趣的是,“缤丽”的创始人王新生是第一位来到绍兴轻纺城创业的大学生。说到自己的创业经历,他侃侃而谈:“1990年,我借了1000元钱做路费,从湖北宜昌的工作单位来到了绍兴,筹集了10来万元,租了半间门面,开始了自己的生意……”回忆从一个“小买卖人”,到生意人,再到企业家的成长过程,王新生感慨万千。
像“缤丽”这样,企业与市场同时成长,共同发展,在这里还有许多。说起自己当初离职下海经商的创业历史,王新生说,从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他建议创业者在选择行业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找准一个好的行业对于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最为关键。他告诉我们,大学时期学生干部的经历对他影响很大,“这种领导能力增进了我对社会的了解,使自己可以迅速地融入创业的角色中去,给经商带来了许多益处,少走了一些弯路”。正因为此,王新生在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时候,也总是对有学生干部经历的特别对待。
一个中国轻纺城,有一万多家纺织品企业。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当问及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时,王新生介绍说,“缤丽”十分注重产品的研发,并和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缤丽已被中国奥组委认定为2008年奥运会窗口企业制服提供商”,他自豪地告诉我们。
无论是“裕隆”还是“缤丽”,都只是绍兴中国轻纺城中无数成功企业的一分子,也是绍兴纺织企业走出国门的一个缩影。两家企业从街边门市部起步,如今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纺织品企业,而绍兴轻纺城也从一个马路市场发展成为年成交额30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商行万余家,营业用房1.6万间的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看着轻纺城熙攘的人流,我们有理由相信,轻纺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专业市场面临挑战
经过20年的发展,位于绍兴县的中国轻纺城以一条“布街”起步,目前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成交额最大的“世界布市”。每年,中国有一半的化纤面料在这里交易……
我们“发现杭州湾”活动已经走过了四市四县。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在浙江很多县市中,存在着不少像中国轻纺城这样的专业市场。比如,海盐的紧固件五金市场,海宁的皮革城,余姚的中国塑料城、裘皮城等等。
诚然,专业市场带来了产业的集中和产业链的完善、提升。产业的集中,造就了规模效益。而产业链的完善、提升,更是彰显品牌效应。我想,这应该也是浙江经济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专业市场往往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但如今,这种单一的经济模式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承担着很大风险。纺织、五金等产品,在世界贸易竞争中屡遭“壁垒”。专业市场的前路如何走,将是一条需要所有浙江人思考、探索和实践的路。张羽中(北京大学)
“以攻为守”,保护知识产权
绍兴县的裕隆控股集团和缤丽集团,同样面临着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裕隆集团在近半年来,发现有国外企业抄袭他们的面料花样,现在这场官司正在进行中;至于缤丽集团,也对知识产权受侵犯非常头疼。
面料申请专利很有难度,因为极难判定其中的自创与否。目前,“缤丽”的做法是在花样上坚持申请专利,而在面料的工艺上,则走在市场前头,采用较复杂的工艺或者较稀少的设备,使得模仿者很难模仿,即使模仿成功也失去了最佳时机。
记得在古越龙山参观时,看到墙上有一段名人说过的话,大意是要防止其他企业的模仿制造。可见任何知名品牌,都会对知识产权小心谨慎。针对这个问题,“裕隆”给我们的答案是依靠法律,“缤丽”则告诉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还要“以攻为守”。
随着从单纯的低端产品向科技含量高的方向转变,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因素。除了依靠相关法律,企业自身的意识也需要得到更新,“缤丽”的方法对不少企业应该很有启发。
何颖颖(复旦大学)
年轻人一定要“入对行”
“滨丽”集团负责人王新生,是第一个在绍兴轻纺城创业的大学生。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王总告诉我们,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行业时,一定要慎之再慎,找准一个好的方向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非常关键。当初他下海时,就是认为纺织行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民间拥有广泛的基础,只要抓住机会就必然会有极大的发展。准确的目标成就了现在的王总。
而选择一个好行业的基础就是学好这个专业。杭州湾这一路参观下来,我发现基层政府和企业都求贤若渴,而他们对于人才的专业要求非常强,基本属于“拿来就要派大用场的”,这对于我们大学生在校时选择学些什么很有启发。同时,我们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不要把目光只紧盯在大城市,因为在小城市也可以有大作为。徐波(南开大学)
本报记者 范琛 综合整理
更多大学生博客请点击:杭州网https://www.hangzhou.com.cn/fxhzw/index.htm
搜狐网https://fxhzw.q.so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