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鸡西8月6日电(王学、刘维久)7月28日下午,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慧利从外地开会回到鸡西。下车后,他把文件放到办公室,就径直去一个煤矿下井。没有人劝他休息,因为大家已经熟知他的“习惯动作”。
这几年,在这个集团公司,领导干部把办公室“搬”到井下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主管生产和安全的领导每月平均下井在20次以上。今年2月,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授予这个集团“创建四好班子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在鸡西矿业集团,集团领导干部因为公出、开会或短期学习回来就要“补”上下井的“课”,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这个集团在创建“四好班子”的活动中,把干部下井作为提高政治素质、抓好安全生产、搞好团结协作和培养作风形象的一个切入点,约法三章,刚性规定,没有理由可以不下井履职,“缺课”自然要补上。
集团领导干部不当“下井秀”,而是把井下当作安身立业之所。每天都有领导入井检查工作、解决生产和安全上的问题。凡遇有巷道贯通、瓦斯涌出异常、过断层等情况,必有领导在现场指挥。领导干部立足井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提供了正确决策的可靠依据。几年来,这个集团在井下投入了4亿多元资金,改造了井下通风系统,建立了瓦斯监控体系,更新了生产设备,不仅改变了矿井的形象,也让员工的安全度、劳动强度得到充分改善。5年来,原煤产量以每年100万吨的幅度上升,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员工的事儿无论大小,集团领导班子都当成天大的事来办,有钱先紧着群众花。集团公司的办公楼是上世纪70年代初建的,多年没有修缮,楼的表面可见“补丁”,门窗油漆斑驳,大楼里没有一间装修的办公室,60年代的桌椅还在使用。有人曾提出要改建一下办公楼,集团领导们也曾动过念头,资金预算为1000万元。可是最终他们还是把这笔钱用在员工安全培训基地上了。几年来,这个集团拿出6亿多元改造了员工浴池、食堂、宿舍,修缮员工住宅,改善矿区环境,培训员工和资助生活困难员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