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俐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总是先有文化艺术的迫切需求,然后才有公共文化服务。而所谓“体系”,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只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萌芽、成长、逐步成形。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一蹴而就的文化成果,也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文化战役。
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全民族、全社会的文化感知和文化认同,而文化就仿佛一个贵族,绝不是“暴发户”。文化天性和文化基因决定文化传承,那些把文化看得比吃饭穿衣更重要的民族,非但没有耽误吃饭穿衣,反而获得了更丰富的文化滋养和文化享受。而本文的题目——“图书补贴重于粮油补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热爱文化的民族来说,文化享受的权利至高无上。德国就是这样一个重文化甚于重口粮的民族。当我穿过柏林的标志性建筑格兰登堡门,徜徉在宽阔的林阴大道上时,这座享誉欧洲的现代艺术之都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那些远比金融中心、商业大楼和星级宾馆更加醒目与辉煌的,是三大顶级歌剧院、一百七十多座优雅博物馆和三百多家精致画廊,令人感到人类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气质的高贵。
柏林以“著名的博览会之都”而闻名。
仿佛天然形成,却由规划修建,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博物馆岛”,可谓公共文化服务的典范设施。柏林老博物馆(普鲁士王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和佩加蒙博物馆组成一个“博物馆之林”,建筑形态各异,独立而又统一。它从创建到完善有一个历史的跨度(1824年至1930年),被称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物”。这些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如今它又在为现代城市居民提供现代化服务。若将这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园囿仔细看个究竟,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盘桓。小岛被苍翠的植被覆盖,恬静怡人。施普雷河的支流如同两条玉带,在这里打了一个结,拴住了酷爱艺术的游客的心。走进佩加蒙博物馆,播讲多种语言的翻译机免费使用,错落有致的展厅像中世纪古堡一般迷人。馆中有“城”,是比较少见的,只见古代巴比伦的城门高耸,华丽依然,希腊佩加蒙神庙祭坛如昨,祭师无影。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岛”作为城市的象征、欧洲最大的文化投资项目之一,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使人感念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威廉二世于1797年所具有的公共服务意识,他慨然接受了考古学家、艺术学教授希尔特的建议,规划建造展出古今艺术珍品的博物馆。而1810年颁布的《公共艺术收藏法》,使民众拥有了获得公共服务的权利——参观王室艺术品的收藏。颁布这一法令的威廉三世,希望借此提高国民艺术修养水平,从而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只是硬件,它还需要良好的软件来配合。在德国的博物馆里参观,一个最大感触是讲解员的认真负责。在一个“二战”中关押战俘的博物馆,我们记者团的团长一再对讲解员说:“我们还有别的采访活动,只有40分钟听您讲解”。结果,讲解员断然回答:“我的讲解需要两个半小时,为照顾你们,至少要讲一个小时,否则对不起别的听众,只好请便了。”
如今,德国所有国家管理的博物馆对中小学生免费、大学生半价,公共图书馆也对中小学生免费服务。这也算是一种“文化津贴”吧。
说到“文化津贴”,便想起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一些城市为流浪艺人发送政府津贴。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时代为市民颁发的“观剧津贴”。
比“津贴”更实惠的是“免税”。德国政府对所有资助文化活动的企业实行免税政策。此外,包括国家和私人的各种层次的文化基金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必不可少的财源。1860年成立的洪堡基金会,不仅资助本国学者去国外进行学术旅游,也为外国青年才俊提供在德国求学的奖学金。政府每年为国产电影提供的三千万欧元财政支持,实际上也是间接地为电影观众发放“观影津贴”。
最后,应该强调的是,德国政府一直坚持对文化艺术的高额投入。国家文化建设资金,以国家投入(90%)为主,私人赞助(10%)为辅。可以说,离开了政府的高额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无本之木。而这一切都基于“图书补贴重于粮油补贴”的基本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