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新闻评论专区 > 新闻调查

重庆遭遇特大暴雨 洪水考验抗旱和救灾机制(图)



  第二段落

  解说:7月17日凌晨5点多,特大暴雨从天而降,到早晨7:50分,重庆市气象台对外发布了今年的首次气象灾害红色预警。随后一直持续暴雨,而且雨量越来越大,到中午12点,重庆市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布了启动二级防汛橙色预警的紧急通知。

  记者:这个预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朱宪生:所有的与防洪相关的设施,还有各级党委 政府有关部门,包括驻军 武警,就要按照临战的状态,应急的状态 全部投入。

  解说:早在2005年,重庆市就制定了《防汛抗旱专项预案》,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一级红色,二级橙色,三级黄色,四级蓝色。不同的预警级别都详细规定了抢险救援措施,物资和资金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等具体的实施办法。

  朱宪生:第一位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第一位的,一切都要围绕它。比如说值班的人员要到位,抢险的物资要到位,那么已经发生灾情的地方领导要按照预案的要求靠前指挥,抢险的队伍应该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老百姓应该事前转移的事前转移,撤离的,很具体的往哪儿撤离,撤到指定的地方以后吃什么, 住什么要明确,这是预案中间都有的

  解说:在去年的大旱灾中,重庆市第一次启动了这个专项预案,并发布了红色预警。在今年的特大洪灾橙色预警发出之后,重庆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包括气象水利、卫生防疫,电力通信,公安民政等各个部门,还有驻军武警部队,都迅速投入了抗洪抢险的保卫战。

  刘德:我们从17号上午起动了一时一报的紧急预案,每小时提供一次全市各地的降雨实况。

  常建辉:7月17号14点45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命令,总队决定,由我迅速组成抗险救灾前线指挥所,率领7支队800名官兵,紧急支援陈家桥方向。

  解说:橙色预警发出之后,重庆市武警和消防部队迅速地赶到了受灾最严重的陈家桥镇和壁山县城抢救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等市级领导也都亲自赶往抗洪前线,现场指挥。

  刘俊:那天我们通过一天半的搜救,处在比较危险地方的人,我们搜救了400多人。其中最危险的是一个老太太爬在一棵树上,水流也是很急,也是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靠不近她,想了很多办法,也是找了另外一条道路,用绳子抛过去,另外一个战士再过去陪着她,把她拴上,再把她拉到船上。

  解说:当时抢救难度最大的是陈家桥中心医院,这里已经被洪水围困了近十个小时,房屋随时会有垮塌的危险。当时医院有159名住院病人,其中还有16名刚刚出生的婴儿,再加上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共500多人,需要马上转移。

  记者:当时从哪儿运的人啊

  陈世斌:就从这个通道 我们全部病人就从这个通道出去的

  记者:当时水位到哪儿啊

  陈世斌:水位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离外面的地表是三米,然后从这儿出去,从那边出去,那个窗户,从这个窗户出去,当时把那个窗户全部拆了以后,这边是搭的临时的梯子,这上面用一块木板,大木板,然后外面的武警战士都在外面,这样抬出去, 背出去。那个通道就在那个角上,那我们去看看。

  陈世斌:这里就是那个围墙的洞。然后穿过这个洞到另外一边围墙的的洞。

  陈世斌:当时设立的临时咨询点的牌子还在。

  陈世斌:我们所有的病人就是通过这三道洞然后安全转移到这所学校。

  陈世斌:用了大概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记者:哪个科先走?

  陈世斌:妇产科先走,因为涉及到才出生的婴儿,还有产妇,然后是儿科、 内科、创伤、普外。

  记者:没有发生恐慌吗?

  陈世斌:没有。

  记者:有没有发生大家争着赶快要逃出去?

  陈世斌:没有,都非常有秩序的,这些病人排着队,挨着慢慢慢慢地出去。

  饶亚兰:而且我们一个科室一个科室的来,全部做登记,出去一个病人,登记一个病人。然后一个家属跟着,我们前面一个医护人员带队,后面一个医护人员压阵。在这个情况当中,我们各个科室都是各就各位。完全是按照平时我们的预案这样来做的。我们是这样的,预案是SARS过后就做了要求,要求做了预案之后,并且每年我们分别不同的我们要进行演习,比如说我们是不是有2号病的发生,有食物中毒等等,都要进行实地演练的,所以这个我们不觉得是临时做一个什么,为什么这次我感动,我就觉得我们卫生系统能够这样地有序,能够这样地进行,我就觉得我们平时的演练,我们平时的训练和我们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综合素质有关。

  解说:重庆市的《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规定,在市级总体预案之外,各个区县和乡镇一级政府,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也都要制定各自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要经常进行实战演练。另外所有的应急预案都规定必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记者:我们注意到防洪的预案当中,特别强调就是行政领导人的第一责任,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杨广清:这是中国的体制决定的,我们什么东西,只要领导重视了这个工作就能抓上去,防洪它涉及到人,它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当然应该行政领导来作为第一责任人。防洪安全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这个《防洪法》有明确规定。

  解说:这次特大暴雨洪灾涉及到的区县有37个,乡镇有500多个,那么这些最基层的政府部门是如何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的,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应急预案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第三段落:

  解说:沙坪坝区的青木关镇在这次暴雨洪灾当中虽然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洪水围困,但是山洪引发河水猛涨,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山体滑坡,造成大量房屋被冲毁,7月17日,3000多名群众被迅速地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陈平:这次我们青木关在7月17号这场特大的洪水当中,没有死亡一个人,这是我们对我们老百姓最好的交代,也是我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起了最好作用的一次检验。

  记者:这个应急预案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陈平:我们根据我们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建立了我们的组织机构,覆盖全镇各个系统,各个部门,乃至我们的村、居委会。也就是说一旦有什么恶劣的天气,恶劣的自然条件的变化,我们各地都迅速要启动这一机制。这一机制的启动可以随时将我们各地出现的任何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到我们镇里。由镇里来组织我们的应急队伍,有序地进行解决。

  解说:青木关镇山地较多,暴雨很容易引发泥石流。另外还有很多房屋紧靠河道,山洪爆发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特点,青木关镇确定了十个危险地段,落实专门的责任人,在恶劣天气实施24小时的全面监控。

  记者:你的责任是什么

  魏富云:我的责任是监测这个地方的滑坡,监测一个星期,要看三至四回,如果不落大雨的情况下。落大雨的时候坚守岗位,要到各个地方去巡逻,特别是晚上发现了险情必须要把群众转移走。

  记者:你监测的时候,你怎么会知道有没有情况呢?

  魏富云:我们就是监测那个水,只要一看那个山水成了黄汤汤了,就证明那个地方要垮水了,要垮山了,泥石流肯定要来。

  解说:7月17日早上8点多钟,这名监测人员发现这里的山沟开始出现黄色的泥水,于是马上通知附近居民迅速转移。

  居民:当时最先落雨的时候政府领导,还有我们生产队的都来给我们打招呼说要注意防水,大家看到雨落起来了,都赶快抢东西,抢着抢着,就看到那个山就开始滑坡了那个树枝 竹子都开始往下面倒了当时人都开始跑。

  解说:7月17日,青木关的累计降雨量高达358毫米,当时有5个地段出现了紧急险情,大量群众需要马上转移,于是镇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

  陈平:那么我们的救援队伍马上挨着楼一户一户地敲门,一户一户地叫,凡是有声音的,凡是有人的,破门就要把他给背出来。

  居民:以前1981年涨大水的时候,水只到这个地方,我支了一个板子,那一年那么大的水都不进屋,我在舀水,水一下子涌起来了,联防队员就过来了,我说不忙不忙,门都没关,两个联防队员就把我架起来走,不行,赶快走,老太爷,生命危险,就把我架起来走了。有两个老头不愿意走,就背起来走,强制执行走的,如果不是的话肯定要死人,我们青木关肯定要死人。

  解说:这是青木关镇的一条老街,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街道两边的房屋大部分是简单的土木建筑。在暴雨中,整个街道都被洪水淹没,有的房屋当即被冲毁,可是当时还有一些居民不愿意转移。这位77岁的老大娘无论怎么劝说都不愿意走。

  居民:我那些家具,我的屋,东西全部都冲走了。

  记者:当时你不想走?

  居民:她是坚决不走的,她要守那个屋,所以抢险干部把她强行架起来走的,她硬是不走。如果她要不是干部的话,她就完了,她就一个老太婆,子女也没在跟前。

  记者:从开始动员到全部把大家撤离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陈平:我们动员大概半个小时吧,最后强制撤离,我们没有超过一个小时,全部撤离出去了。

  记者: 那个时候是什么时候?

  陈平:那个时候大概是中午11点钟。

  记者:水已经淹到哪儿了?

  陈平:最深的地方,最深的已经是一公尺五左右吧。

  解说:青木关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完全是靠政府自己组织的队伍完成了转移受灾群众的紧急任务。在应急预案中,青木关的抢险队伍主要由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和民营企业的员工组成。

  记者:整个的抗洪的队伍当中来自民营企业的占百分之多少?

  陈平:因为我们政府机关现在是精简的,人员很少的,上千人的队伍,我们只有60几个人,其他的都是靠社会力量。

  记者:将近十几倍 二十倍以上都是来自民营企业?

  陈平:对,来自民营企业,后来通过我们的行动,也感化了很多有良知的市民,有很多的市民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救援当中来。所以我们这个队伍最后统计下来,是上千人的队伍,所以我们感觉是真正打了一场人民战争。

  解说:在青木关镇的应急预案中,十几家企业一直都组织有专门的抢险救灾队伍。在这次特大暴雨洪灾中,这支志愿队伍承担了主要的抗洪抢险任务,一名50多岁的企业负责人也参与了这次抗洪。

  付强:上面老街已经成了一片大海了,我们几十个人手拉手往里面走。

  记者:你已经50多岁了在前面出了事怎么办?

  付强:从来没想到这个

  记者:为什么你不想这个呢

  付强:哪有时间去想这些啊,如果想到这点,自己就不去,没有想,就想到就是一个抗洪队员,把这支队伍马上拉过去,交给政府,由政府统一安排,连续几天,三天三夜。

  记者:本来抗洪救灾这是一个政府的行为跟你们企业有什么关系呢?

  付强:我是一个农民出身,达到今天这一步来之不易,但是首先不要忘记老百姓,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就自己忘本了。

  记者:当时你为什么要报名去参加抗洪啊?

  工人:也没想这么多,反正是洪水天灾人祸,也没有办法,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假如说以后,我家里面受了灾的话,我相信别人也会来帮助我的。

  解说:这一次的特大暴雨虽然百年不遇,灾情严重,但是仍然有很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就像青木关的志愿抢险队一样,自觉地参与了抗洪和救援行动。

  朱宪生:我们在预案当中就有了一条,在特大灾害发生的时候,比如说水库,堤防需要抢险的时候,老百姓都要参与。

  记者: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的话,那我们这个预案怎么实施呢?

  朱宪生:如果说没有这种帮助,那么灾害的损失就会大一些。

  记者:这次我们洪灾当中紧急转移安置了30万人,这30万人绝非都是机关干部、解放军、公安武警转移安置的,那么相当部分是老百姓相互帮助转移的。

  记者:还得靠百姓参与?

  朱宪生:对,还得靠百姓参与,这是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受灾以后,在互助当中,这种政府是组织,是发动,主要靠老百姓自觉地相互帮助。这种情况在我们每次洪灾当中,灾害当中都很多这种例子,很多的。

  解说:重庆在这次抗洪抢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百姓与百姓之间,百姓与部队之间,百姓与政府之间互相救助,共同面对灾难的动人故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曾玉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德 | 厉华 | 朱宪生 | 尹先知 | 常建辉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