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老人为儿童讲解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
涂雅 摄
“城中村”成花园小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二环路,有一片气派的住宅小区,这就是新城区麻花板村的村民新区——山水新村。
走进山水新村,只见一排排楼房整齐划一,落地窗户宽大明亮,小区内柏油路四通八达,一些工人正在种花植树。据介绍,山水新村有50栋楼。小区绿化面积达40%,会所、幼儿园等一应俱全。目前已有800多村民入住,700多户村民正在装修新房,告别旧村迁新居。
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杂乱的平房,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扑鼻。
山水新村只是呼和浩特市众多城中村改造后的一个缩影。为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呼和浩特市本着高起点建设的标准,提出对城中村的村民安置小区要以花园式标准建设。据统计,全市城市建设规划区250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76个行政村,目前已改造和正在改造的有37个。
城中村的改造不但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成功地解决了这个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被建设部称为“呼和浩特模式”。
“零就业家庭”基本消失
2006年,包头市新出现了243户“零就业家庭”。在政府帮助下,这些家庭中有302人在当年就实现了就业。
据统计,在包头,全市有131个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标准。今年1至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277人,还为31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1783.8万元。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就业容量,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积极探索和建立收入增长、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机制,把就业增收、政策增收、社保增收等有机结合起来,广辟居民增收渠道,促进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据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冀秉峰介绍,5年多来,全区累计安置就业101万人,92万农牧民稳定脱贫,40多万特困农牧民得到困难补助,“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失地农民参加医保
不久前,呼和浩特市府兴营村70岁的贾根喜老人手持鲜红的《呼和浩特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手册》,高兴地对记者说:“俺现在享受到了真正的"上排场"生活。住进楼房不说,老两口每月还能领836元养老金。”
像贾根喜一样,截至今年3月底,呼和浩特市共有18个行政村的1.7万多名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中已有3914名符合条件的人开始领取养老金。
2005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了《呼和浩特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凡是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必须纳入养老保险范畴。养老保险金由政府、村集体、个人以4∶3∶3的比例承担,只要男子到60岁、女子到50岁,就可每人每月领取418元养老金。呼和浩特市也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范畴的城市。此外,2007年,呼和浩特市还出台了《呼和浩特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医疗保险办法》,以彻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冀秉峰告诉记者,5年来,自治区科教文卫及社会保障等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25%,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十五”期间,通过国家投入资金8.98亿元,自治区配套资金1.73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公共卫生基础建设项目,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有了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