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忙耕田
蒙洼蓄洪后,阜南县抗洪现场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如今,洪水退去,临时党支部的书记们又按照县委统一安排,带领群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早做准备
8月5日,记者驱车又一次走进位于蒙洼蓄洪区的王家坝镇,放眼望去,原本洪水冲积的污泥、腐烂的农作物、秸秆和杂草不见了,田野里已是一片新绿,整齐的庄稼地里,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
在该镇李郢村刘郢庄台一处田头,记者与正锄草松土的张西峡老汉聊起来。抚摸着绿豆苗,老张激动地说:“要不是邓书记他们想得周到,提前给俺们准备好良种,这地说不定到现在还是白茬呢。”
村民所说的邓书记,是刘郢庄台临时党支部书记邓玉奇。从开闸蓄洪到现在,邓玉奇已经在庄台和群众一起生活近一个月了,人黑了很多,也消瘦了很多。他告诉记者:“早在洪水围困庄台时,临时党支部就着手考虑洪水退后群众生产自救的出路。党支部成员撑着雨伞挨家挨户调查摸底群众的种植意向,算出所需种子量,然后统计上报,统一购买。眼下,随着露出田块土壤墒情逐渐转好,党支部正带领群众抢抓农时开展生产自救。”
科学补种
受天气多变和地势低洼影响,蓄洪后的土地补种、改种很难。解放庄台的郎泽龙2亩玉米一连补种了两次都没能成功,就在老汉为是否再补种的事犹豫不决时,临时党支部书记马峰带着农技人员来到了他家。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老人通过配方施肥和药剂拌种,连夜播种。现在,玉米出芽很整齐,绿油油的苗子一天一个样。
马峰介绍说,为提高补种质量,支部一班人从镇里联系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宣传补种措施,指导病虫防治,开展应急服务。由于突出了技术服务,补改种质量明显好于已往的大灾年份。
在李郢村的田地里,记者看到很多蔬菜都已长出形状来。早在洪水还没退净、土地还没完全显露出来时,临时党支部便根据群众的意愿结合实际制定了补种经济作物的计划。在洪灾过后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临时党支部及时联系免费派发蔬菜种子,农技人员义务上门搞好服务,使蔬菜种植专业户张西民看到了希望。
改善饮水
在帮助群众抗击洪水恢复生产的同时,临时党支部书记们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在他们走后能否为庄台留下一些带不走的东西,让群众更好地感受党的关怀。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改善乡亲们的生活环境。
老观乡保庄圩内有两个自来水塔,过去由于长期无人过问,水塔设施毁坏严重,村民们饮用的还是被称为“南瓜汤”的黄沙水。临时党支部书记马峻峰决心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经支部会议研究决定,专门委派责任心较强的两名支部委员负责小区的通水工作,由他们定期保养设施和收取水费,对于经济较困难的老年户和五保户则每月补贴两吨水。现在,圩内近六百户村民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
“为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尽点力,打下一点基础,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对父老乡亲信任与爱戴的一份报答。”这是在蒙洼蓄洪区生活近一个月的临时党支部书记们的共同心声。(记者安耀武 本报通讯员朱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