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网络作品大赛 > 文字作品

我又走进了牛头山村

  我又走进了牛头山村

  根据系里的安排,班主任胡老师的布置,暑假期,我们必须去搞社会实践。既然要去社会实践,那么就要把社会实践搞的有益有意。所谓的有益呢,就是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就是要使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达到有机的辨证统一;所谓的有意嘛,就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有宣传价值的文化进行适度的发掘,然后,就是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对文化的加工与创作。

使得从我们这些学子的笔下获得新生的文化,在投稿公诸于媒体之后,对于社会风气的净化,起到巩固和加强的作用,而对于个人的精神或是生存状态或是心灵的美饰,起到摇旗呐喊或是剪裁的作用。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但希望能够达到这些作用却是我这次社会实践的真实目的。

  我曾不止一次的说过,我是个乡下的学生,父母都是乡里巴人。搞社会实践,班上的许多同学都去了或是事业单位或是企业厂矿,我本来也是和班上一个漂亮的小女生叫吴敏的同学达成了“同去他爸爸所在单位搞社会实践”的私人协议。但是后来,我想到咱村里很流行的一句俗语:“将来富贵了,别忘了咱村里的穷老爷们儿,和自小就生活在一起的富贵兄弟们”;我还记得父母在我远赴千里之外的黄石读书时曾唠叨过的一句话:“孩子呀,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很朴实的一句话,却是极具内涵,话的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否走在天涯海角,都别忘了生我养我的“根”。这就像是常年漂泊在国外的游子,或是拥有资产逾亿了或是拥有高精尖的科技理论知识了,都别忘了自己的祖国,不管它是贫了或是富了,因为他是生我养我的“根”呀。在物质上,我一无所有;但在课本理论知识上,我却是掌握了些,并且在这方面还是很有些自信的。我更记得咱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曾说过的一句话:“九亿农民温饱不成问题,可要让九亿农民富裕起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农民的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经济改革开放的大局”,总理之语言犹在耳。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基于这些因素,我就选择了乡村作为我学海生涯中首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

  说句实在的话,我的家乡这几年,由于党的政策正确引导,加之村民的勤劳,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村村通了电话,许多的村民都有了手机,私家摩托车或是汽车。当然在经济发展中同样还是有着一些丑恶的现象的,譬如,为修建一条村前的公路,村民们都很踊跃的捐了款,同时当地政府也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捐款加行政拨款,按道理说修建一条村级公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但却由于某些人的贪污致使修路搁浅。民众无不怨言。当然啦,这种丑恶现象终究并非社会发展的主流嘛。所以,我还是选择了离我家乡有二三百里地的枣阳市耿集乡牛头山村。之所以选择这个小山村作为我首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儿,是因为两个缘故:一是十四年前我曾到过此小山村。据奶奶生前说法,在这大山合抱的牛头山村,有着她的一个兄弟,那还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生活贫困,奶奶全家只有到处流浪乞讨。有天刚好流浪到此牛头山村,却未能讨得丁点儿食物,实在是没有吃得了,奶奶的母亲狠狠心就把最小的儿子送给了一家当地人抚养,并因此换得了一点食物。可此举却让奶奶的母亲至死都在责怪自己,说自己是一个无能的母亲,不能抚养自己的孩子,并且要求作为长女的奶奶将来一定要与最小的弟弟保持联系,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资助他的生活。奶奶答应了。自此,在这牛头山村里便有了我家的远房亲戚。尽管是远房亲戚,但在十四年前就抵达过牛头山村的我对于当时山里人的质朴与厚道至今就还有印象。不过,真正能够让我记忆深刻且是至今不忘的则是十四年前牛头山村的贫穷。当时的牛头山村大概有七八十户人家吧,零星的分布在大山的山脚或山垭,全村都是靠着种地或是漫山的野果野树过日子,野果树很多,种类丰富,譬如,桔子树,山楂树,红枣树,苹果树,梨树,核桃树等等,都有。可是,就算是拥有了这些“摇钱树”,牛头山村人仍是过着贫穷的日子,那些“摇钱树”仍是只能自生自灭。为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交通不便利。牛头山村唯一一条通往山外的路还是条窄窄的泥巴路,晴天则是崎岖坎坷,雨天则是粘稠泥泞,山外人轻易进不来,山里人轻易出不去。每年到了收获的秋季,望着漫山遍野的挂在树上的沉甸甸的果实,牛头山村人的心里也是沉甸甸的,山外的商贩不愿意进山来,因为高昂的运费会过度增加商品的成本,不划算;山里人又不能够把自己的产品送出去,这不仅是因为没有机械,全靠背扛,还是因为在出山的路上就得花掉两天的时间,等到到得集贸市场上,辛辛苦苦从山里面扛出来的水果就算是能够买个好价钱,也无法够得上几天来在路上来回的摊销,一句话就是,自己扛出山来买的结果就是“只亏不赚”。故此,在每个收获的季节,牛头山村人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堆如小山般的水果腐烂。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可心疼又能咋办呢?与山外信息流通不畅是第二个原因。全村与山外的唯一联系方式就是村支部会议室的一部解放前的手摇式电话机和一台解放后国家“扶贫”来的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由于年代久远也已是破旧不堪了,最多只能收到央视一台,就这还会因为大山的阻隔,信号流通不畅,那画面还常常会中断或是图象不够清晰。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无奈的牛头山人只能守着堆如山的水果,让它们慢慢的变质腐烂。牛头山人眼巴巴的望着大山,沉默无言。那所有的希望与渴盼都被大山阻断,那所有的“发家致富”的信念都被锁在了大山里面。唉!!当然哦,这只是十四年前的牛头山贫穷窘况罢了,十四年后的今天,我相信在党的政策正确引导下,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时,牛头山也该有所发展了吧。我特想去看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选择牛头山村搞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缘故。

  至于第二个缘故嘛,则是在十四年前,我在牛头山村时听到过的一个有关“牛头山”村的故事。应该算是一个民间故事吧,故事是这样讲的。

  据说是在元朝末年,年龄尚小的朱元璋跟随着多病的母亲到处流浪乞讨。某日,他们流浪乞讨到了一个大山合抱的村落(就是后来的牛头山村),刚好当地地主尚缺个小放牛倌,地主见小朱元璋虽是年龄尚小可却有点机灵,并且又是流浪乞讨儿(便于接受地主的管理),地主就留下了小朱元璋为其整日到山上放牛。意外得到这份差事的小朱元璋很兴奋,就与多病的母亲在村里搭个简单的草棚住了下来。曾经的流浪生涯,使得小朱元璋很早便懂晓了世理,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小朱元璋白天尽心尽力的为地主到山上去放牛,晚上则回到草棚里,守侯着多病的母亲,用自己为地主辛勤放牛挣得的丁点小米儿给母亲熬粥喝。就这样度过了一段时间,小朱元璋觉得很充实很满意。可就在小朱元璋感到生活的快乐的时候,那天灾不知不觉的就降临了。

  话说这年天气状况很是怪异,时而晴天,时而雨天,时而温高,时而温低。如此怪异的天气状况,致使村里许多的村民都染上了一种怪病,咳嗽,流清鼻涕,不断的打喷嚏,严重是头晕眼花,浑身乏力(这种病症其实就是伤风感冒。对于现今的我们而言,伤风感冒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但在古时的那个封建社会,又无医又无药的,伤风感冒当然就是大问题了,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又因为没药治疗,使得许多的村民失去了生命。小朱元璋的母亲亦不例外的受到了感染。小朱元璋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救母亲,为了救村众。小朱元璋就天真的去找地主。小朱元璋只到现在还觉得地主是一个好人,因为是地主让他的流浪生涯就此结束嘛,并且给他放牛的事做,从而有机会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挣得一口饭吃。小朱元璋找到地主后就请求地主发放些救济粮,施舍些钱物医药给受苦受难的村民,救救村民。可地主不但没有答应小朱元璋的请求,并且把小朱元璋给揍了一顿,而后把他轰出大门。被轰的小朱元璋这才明白,地主永远都是不可能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的,他们只关心他们自己,地主与劳苦大众是两个绝对对立的不同的两个阶级。面对苦痛的村众,小朱元璋决定联合村中几个无病的青年进行“偷宰”地主的牛,在取得牛肉后就扛到山外去换回医药,为民众治疗伤痛。主意一定,说动就动。第二天,小朱元璋照例放牛上山后,就按照事先的计划,与几个青年偷宰了牛。割下牛头,剥了牛皮,剁下了牛尾,取得牛肉后,几个青年扛着牛肉就向山外跑去。恰在这时,地主率着一帮家丁正上山来。原来,自从小朱元璋为民众向地主求医问药,却又被地主轰赶后,这地主就对流浪儿小朱元璋起了疑心。故此,就在小朱元璋放牛上山后不久,这地主就率领着一帮子人上山来了。地主要查看小朱元璋的放牛情况。小朱元璋见得地主等在向山上走来,就急忙抱起地上的牛皮盖在山顶,捧起牛头放在山前,拾起牛尾巴插在山背。刚刚办好这一切,那地主就率领着一帮子人上得山来。上得山来,地主就开始数牛数目,很快就发现少了一头牛。

  于是,地主就问曰,小兔崽子,你杀了老子的牛。

  小朱元璋答曰,没呢,不信你再数嘛。

  地主就再数,结果还是少头牛。

  地主就又曰,老子又数过,还是少一头。

  小朱元璋答曰,没呢,还有一只在山肚里歇着。

  地主曰,牛能钻进山肚里?你别瞎哄老子,老子清醒着呢。

  于是,小朱元璋就用手指了指插在山尾的牛尾巴,搁在山前的牛头,盖在山顶的牛皮曰,你瞧,这不就是钻进山的那头牛吗?你若不信,你可以拽拽牛的尾巴,要是牛还活着它一定会叫唤的。

  地主曰,好吧,老子就再信你个小兔崽子一回,老子这就去拽牛尾巴,要是老子拽了牛尾巴而牛不叫唤,老子就割了你的舌头,剁了你的双手,剥了你的皮,你个小兔崽子。地主边骂着边去山背拽牛的尾巴,就在地主的双手刚握住牛尾巴的瞬间,小朱元璋急忙吹了声口哨,顿时散落在山间的牛群发出阵阵的哞叫。地主听见了牛的叫唤,他吓坏了,因为他觉得钻在山肚里的这头牛好象也在叫唤。地主就赶紧放过了小朱元璋。就这样小朱元璋凭借他的机智不仅救了自己多病的母亲,救了受病痛折磨的村民,也救了他自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小朱元璋,就把这山叫牛头山,这村就叫牛头山村。

  故事讲完了,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而已。我早已忽略了它是否能够接受历史的考证或是历史的逻辑性。我只是很看重这个民间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思想的积极意义。一是在封建社会里,是有着阶级的对立和贫富的差距的,二是流浪儿小朱元璋的英勇机智和勇于献身彻底的为民众着想的精神品质。对于今天的社会而言,贫富差距虽依然存在,但却是在不断的缩小。有了党的正确领导,民众不仅实现了温饱,并且是正在逐步的向小康迈进。关于勇于献身彻底的为民众着想的精神品质,我想还是很有必要在今天的社会中进行宣扬的,尽管有些丑恶现象并非社会的发展主流,但它的存在终究是阻碍了人的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的。宣扬这种美好的事物其实是对丑恶现象的否定。这就该是这个民间故事的宣扬价值所在吧。

  在写完这些往事的时候,我已抵达了枣阳耿集牛头山村。这时的牛头山村,村外的公路变的宽阔了,并且铺了沥青;田地里的庄稼正生机勃勃;果园座座建起来,那些果树都显得有了秩序,少了些许野性;村里通了电,家家有了电视机,甚或有部分家庭已安装了电话;走在村里常常会遇见些染着黄头发的青年男女,或是骑着摩托或是打着摩托罗拉手机。我不禁心生感慨。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更让人欣慰的呢?记得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谈话时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从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党很好的实践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的, 贯彻落实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的!

  就是在这牛头山村,倍觉欣喜的我就又拿起了笔在稿纸上写下:“今个暑假,我终于又走进了牛头山村,……”。

(责任编辑:王玲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朱元璋 | 老子 | 山人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