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游客在“2007年杭州大型国际冰灯冰雪娱乐节”上观看冰灯。新华社记者岳德亮摄
新华网杭州8月10日电(记者章苒、张乐)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7月31日播发的《杭州:酷暑中关于“冰雪风暴”的热议》一稿,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但面对频繁的拉闸限电和各界的质疑谴责,杭州“大型国际冰灯冰雪娱乐节”(以下简称“冰雕展”)至今仍照常营业。
杭州“冰雕展”的存在涉及到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空白问题。相关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政府部门很难对这样的高耗能行为进行监管,但在拉闸限电频频、能源持续紧张的情况之下,无论是商家还是政府应该更多地考虑国情需要,对类似合法不合理的商业活动该不该办作出理性的判断和取舍。
无视拉闸限电困局 “冰雕展”照常开门迎宾 新华社播发的《杭州:酷暑中关于“冰雪风暴”的热议》的报道,对一家企业在杭州举办反季节“冰雕展”过分消耗能源问题提出了质疑。
报道见报后,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和分管副省长金德水分别对此作出口头和文字批示,要求予以高度重视。浙江省能源监测中心8月2日召开紧急会议,并组织人员赴现场调查取证,形成了书面报告。能源监测中心法制办主任赵学祥说,调查结果显示,“冰雕展”日耗电在1000度到1500度之间,加上制冰期间的耗电,两个月展出期间总用电量约为10万度,高于企业自称的日耗电800度。
然而记者在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看到,6月底开业的“冰雕展”目前照常开门迎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营业时间每天持续到晚上9点。走进“冰雕展”现场,里面是一片冰雪世界,室内温度只有零下五六摄氏度,偌大的展厅里没有几个人。
据了解,7月份以来,杭州所属萧山、余杭、富阳、临安等地累计拉闸限电48次。浙江省电力公司的消息说,由于华东一带普遍高温,浙江省外购电出现困难,8月份会有60万千瓦的外购电缺口。
为了保障居民生产生活基本用电,浙江省8月1日已经启动了有序用电应急预案,要求大型超市、商场等商业企业的空调避开早高峰用电;冶金、轧钢等企业按让电协议避开晚高峰用电,大专院校也被动员避晚峰让电,甚至连自来水公司的取水站也被要求早、中、晚峰不能打水。
赵学祥说,从能源利用角度而言,盛夏季节花费大量电能和水举办反季节“冰雕展”,肯定是对能源的不合理消费。
监管处于真空 执法部门唯有无奈 电力资源如此宝贵,主管部门也认为“冰雕展”不该办,但“冰雕展”却照常营业。对此,能源执法部门竟是无奈。
浙江省能源监测中心主任胡淼龙说,能源执法的依据是1998年实施的节约能源法,这部法只对工业企业的能耗比作了详细要求,而对被认为是“绿色产业”的第三产业,却只字未提,因此对“冰雕展”这样的“新生事物”进行处罚或关停处理,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能源监测中心是受节能主管部门委托的执法机构,必须依法行政。如果我们强行将活动关停,后果就是作为节能主管部门的浙江省经贸委被企业告上法庭,引来行政诉讼官司。”胡淼龙说。
杭州市经济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办公室干部娄青山也认为,“政府对"冰雕展"进行干预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他说,这种“冰雕展”项目在地方不需要行政许可审批,主办方也没有告知的义务,而节能法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这样的项目应该禁止。
杭州市环保局则进一步解释说,虽然“冰雕展”这样的项目“非常不环保”,也与国家三令五申的节能减排精神不符,但是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基本上是针对工业企业的。“冰雕展”这类项目,不属于建设项目,不牵扯到生产制造加工,政府没法管。
反季节“冰雕展”“四面开花” 商业需求应该兼顾国情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杭州“冰雕展”备受争议之时,类似的“冰雕展”却在全国“四面开花”。7月18日,又一个“冰雕展”在武汉东湖听涛景区开场。在广州天河公园,一年一度的“冰雕展”也正在进行。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说,国务院领导在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时,对官员们的着装、办公室的温控等都提出了要求,但一些地方却在盛夏酷暑时节弄出穿着羽绒服漫步在冰天雪地的奇观,这确与节约资源的精神背道而驰。
专家指出,反季节冰雕展、滑雪场在国内并不是第一次举办。法律上的空白使得相关主管部门对此难以干预。“人工滑雪场,人工冰雕展”这些高耗能的服务业项目,在各地竞相上马,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么做不违法,能打“擦边球”。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剑锋等专家表示,企业的商业行为尽管不触及现有的法律法规,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就是合理”。在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举办类似的高耗能商业活动和我国现有的国情是不相适应的。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措施,对类似用能行为加以规范,并呼吁正在修订的节能法,能够对第三产业中存在的高耗能问题有所制约。
新华网杭州7月3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张乐、岳德亮)杭城的盛夏,骄阳似火,在黄龙体育中心1万立方米的临时建筑物内,却是一片“冰天雪地”——“2007年杭州大型国际冰灯冰雪娱乐节”已在此举行了一月之久。
酷暑中的人造“冰雪风暴”一登陆杭城就广受社会各界质疑:“电荒”阴霾尚未消散,节能已成社会共识,如此“奢侈”的商业活动为何还照办不误?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