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8月11日电(记者王秀琼冯昌勇)中国唯一一座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自1985年开馆后,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逾200万人次,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热点。
这家博物馆的副馆长瓦渣克基6日介绍说,从去年底至今,访馆游客量比往年同期有了明显增加。
同时,博物馆作为专家学者研究人类学的基地之一,其作用也日益彰显。
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按彝族建筑风格修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图片共2000余件,于1985年开馆。它有奴隶制社会“活化石”之称,也是中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
馆内采用“声光电”一体的现代陈列表现手法,展示了凉山彝族在1956年以前延续2000多年的奴隶制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历法、文字等。
馆内既有凉山彝族奴隶主阶级享用的金银酒具,也有红军过凉山“彝海结盟”时留下的军帽枪支。到访游客络绎不绝,其中很多是父母带着孩子来参观。
来自四川眉山市的钟女士对记者说,她带10岁的女儿来西昌旅游,听朋友介绍来博物馆,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了解奴隶制这一遥远社会形态曾经的黑暗和残酷。“印象最深刻的是它表现的社会等级的森严,跟现代社会反差太大了。”她说。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拥有彝族人口197万。直至民主改革,凉山彝族还完整保留着奴隶制社会形态,等级森严,家支林立,只占总人口7%的“兹莫”、“诺合”等级统治着占93%人口的“曲诺”、“嘎加”和“嘎西”。奴隶们毫无人身自由,世世代代为奴隶主所有,由奴隶主任意奴役、配婚、抵押、买卖,甚至残杀。
瓦渣克基说,与古罗马的庄园奴隶制和古埃及奴隶的主要来自战败不同,血缘关系对凉山彝族的等级制度有强烈的支配作用,奴隶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奴隶来源主要是掠夺外民族。同时,凉山彝族的奴隶制还与土地佃租等封建社会形态混合在一起,非常独特。
为展示、研究和保存这一特殊社会形态,中国政府专门拨款200多万元,于1985年建成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并于2002年投资近400万元对其进行了扩建。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