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为罗雪村绘
3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可是,到了去年,它已被众多媒体列为“2006年十大热门词”之一了。
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一个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名录体系。然而,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发展文化产业?许多地方正面临这样的困惑。一些地方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所谓“创新”,搞不好是在善意的努力下走着另一条加速其消亡的道路。
我曾看过一个世界级的演出,本来是要展现中国传统戏曲的美,结果声、光、电等现代设备以及钢琴、大提琴等西方弦乐都用上了,简直不伦不类。
一些地方剧团甚至请话剧导演来排戏曲,将传统的“写意”布景换成了非常现代的布景,这样的“创新”,其实会给文化遗产留下新的“遗恨”。
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在国家不断求新求变的同时,文化领域与精神世界更需要一些不变的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DNA,而DNA是不能轻易变的。
这让我想到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不是转基因水稻,他最关键的一步,是上世纪60年代在海南的野生稻种里找到了雄性不育的稻种,以此作为杂交的最原始稻种,这样,即使杂交不成功,还能回头找到原始的种子。我们现在许多做文化产业的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完全没想到还能不能找到回来的路。
在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保护和发展都是截然分开的,比如日本的能乐、歌舞伎、茶道等,都强调“原汁原味”,没有人会在做和服时要参考西装的样子,也没有人说在演出能乐时加一个电子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关键词依然是保护和传承;而在文化产业领域,强调的才是发展和创新,这两条轨道应该可以并行不悖。毕竟,这些遗产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子孙,我们没有权力按今天的喜好去改变它,更不能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简单包装,将千姿百态的遗产变成标准化、单一化、可供消费的“产品”。
(作者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本报记者 陈娟 采访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