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交锋
■本报记者 张帆
进入2007年,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越来越像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每月都会被扯动一下。同时,它也几乎成为一轮轮论战的导火线,围绕之,各个方面关于中国经济到底热不热、通胀有没有来临的观点交锋愈来愈激烈。
政府乐观
7月20日,在市场预期波澜不惊的情形之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登场。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第二季度11.9%的GDP增长率以及6月份高达4.4%的CPI增幅,两者均创下了最近3年来的最高纪录。
尽管4.4%的CPI增速已达到33个月来新高,民间已经真切感受到了物价不断上涨,所承受的生活成本压力与日俱增,但此次各部委还是普遍倾向于“淡化”通胀风险,将CPI冲高归咎于“以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6月19日更是作出了“结构性上涨”的定性。他称,上半年CPI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呈现出结构性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如果控制得当,不会引发全面物价上涨。
中国经济的本轮通胀压力首先体现在猪肉价格的强劲反弹。伴随着肉价的持续上升,肉价引发的通胀争议也充斥市场。
对此,政府相关部门最早以“供求关系”来解释,指出中国肉价上涨可追溯至去年上半年。受蓝耳病以及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规模锐减,而玉米等主要饲料价格又推波助澜,使得养猪成本相应增加。交互作用之下,猪肉供给减缩,肉价上涨自是无可避免。
然而,在肉价上涨独占鳌头一小段时间之后,鸡蛋、花生油等食品价格也应声而起,这种联动趋势再次增强了人们的通胀预期。面对此,7月1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表示,“猪肉价格波动不是由猪肉的供求引起的。”他给出了新的解释:“世界市场石油的价格已经突破了每桶75美元,达到了历史新高。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带动世界范围内其他产品的价格波动,对于国内的能源、运输、原料、饲料都有所影响,引起连锁波动。”
不过,政府关于“食品价格上涨对价格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暂时的,更不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基调并没有改变。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研究文章称,根据历史经验,粮食价格只有剧烈波动上涨,通常涨幅超过20%才会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目前我国粮食价格涨幅基本在10%以内。文章还进一步指出,此次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粮食减产以及生物燃料用粮的增加,并不是在世界农业和粮食加工本身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下上涨,因此不会造成过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8月13日在《人民日报》上撰文亦称,总的看,当前中国消费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而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文章认为,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比较扎实稳定,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的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针对CPI不断上涨背景下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撰文指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03年至今的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态势……当前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上半年11.5%的增速是中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潜力不断释放的结果”,“过去四年来的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家发改委在7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将上半年经济形势定性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良好态势。但相关形势分析课题组也提醒,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再次呈现增长“偏快”的趋势,宏观经济运行再次面临由“偏快”向“全面过热”转化的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也秉持同样的看法:上半年的经济增长虽有过热的趋势,但并无明显问题。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在讨论中国上半年经济形势时则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造成“三过”的根源是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
央行审慎
就在政府相关部门审慎乐观的时候,央行8月8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达了与此前对物价上涨的乐观判断不同的看法,让已经不平静的CPI之争再起波澜。
“目前,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染问题。”央行在报告中发出了近年来最具冲击力的预警——“防止价格全面上涨”,也首次将本次物价上涨明确定性为“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不是猪肉供应不足单单可以解释的,通胀风险趋于上升。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充分认识经济运行中潜藏的风险”,让人关注的是,央行此次显著加强了对当前经济过热趋势的定性力度,强调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
与经济界认为猪肉价格年底可能出现回落的观点迥然不同的是,央行明确表态,“肉价维持高位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并容易波及其他食品价格”。
对于此前让政府有关部门乐观的一个依据,央行也有不同观点。
政府有关部门称,按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今年1月至6月我国核心CPI仅增长了0.9%。
核心CPI即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会受到一些异常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大幅波动,并模糊消费价格的真实变动趋势,因此,一般将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费价格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并被认为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最佳指标。
而央行报告指出,从中国实际情况看,分析价格形势时,不应只关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对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须予以足够重视。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依然较高,食品价格在中国CPI中的权重约为三分之一,从历史数据看,粮食价格波动是导致CPI波动的主要力量。食品和能源等价格的较快变动可能包含反映未来价格变动趋势的有用信息,简单将其剔除,不利于准确把握通货膨胀的走势和控制通货膨胀。
央行并表示,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或维持高位,会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诱发高通胀预期,可能导致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对此还有学者指出,尽管中国CPI统计指标体系与发达市场经济下的CPI统计指标体系大类上分类相似,但由于中国居民消费品及消费模式的差异,不仅在分类上不完全相同,而且不同类的权重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中国的CPI指标中食品权重为34%,而能源没有具体标示在哪一个类上,交通通讯所占权重是多少也不清楚。而从美国CPI体系看,食品和饮料权重为15.4%,个人能源消费权重为3.2%,两项合之为18.6%,而中国食品与能源消费合起来估计权重达到36%以上。还有在居住类上,美国CPI体系中居住类的权重为42%以上,中国则只有13%。由于中国住房类在整个CPI指数中的比重过低,这不仅没有反映出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模式的变化,也使得国内房价快速飙升而不能够在CPI中反映。也正因为中国CPI统计体系的缺陷,从而使中国CPI不能真实地反映国内居民消费与服务价格和消费模式的变化。
不过,对央行的此份报告,也有专家认为“过于悲观”。
学界热议
8月13日,7月份CPI指数发布,同比上涨5.6%,涨幅创1997年3月以来125个月新高。这一涨幅直逼1996年CPI的年度涨幅,但也有人说,离1994年的25.5%还相差甚远。
这一数字再度把学界关于是否全面通胀的争论搅热。
在CPI增速连续三月碰到国家预定的警戒线之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达到了高峰。但7月9日,经济学家樊纲在上海表示,现阶段我国的通胀压力还不大。此次出现的通货膨胀和以往不同。原因在于,此次通胀中没有投资高涨和消费高涨,所以,“按照至今为止的观察,看不到通胀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应该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CPI月度增速在4%左右也算比较正常,尤其是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多年保持不变,适当上涨一些应属正常情况”。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研究部副主任牛犁则表示,美国认为CPI增幅超过2%即是通货膨胀,日本的这一指标是1.5%,上述标准针对的是美国、日本这类成熟的经济体,而我国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通货膨胀的标准相对也应放得比较宽。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徐连仲认为,目前的物价上涨不会扩大为全社会范围内的严重通货膨胀。
与这些有着官方背景的学者论点不同,一些民间学者的声音则要紧张得多。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唐震斌称,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其中包含了经济增长较快、货币投放过多、投资反弹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上升、消费增速加快等诸多因素。如果食品价格上涨与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叠加效应的话,可能产生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胀风险。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目前CPI呈现加速上涨势头,“物价水平已经到了通货膨胀的阶段”。而由于目前推动CPI上涨的猪肉涨价等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失,同时在流动性过剩和企业定价能力增强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进入涨价行列,预期这轮通货膨胀的幅度和持续性会明显强于2004年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价格上涨。
海外投行的分歧也非常明显,以摩根大通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中国出口通货紧缩的时代即将结束”,而以花旗银行和瑞银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中国仍然是全球“一支遏制通胀的力量”。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受货币快速扩张和消费需求旺盛的推动,中国短期内的通货膨胀率可能突破5%,中国的通胀形势已经进入“危险区域”,如果果断的货币调控措施被进一步延迟,消费价格指数和资产价格上涨可能进一步加速。在这份报告中,梁红还反驳了一些认为中国核心通胀不高、不存在严重通胀风险,因而无须实施严厉货币调控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