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宽阔的白马路,通过京承高速公路,把顺义区和北京城区连在了一起。顺义区在筹办奥运的几年里,不仅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一座崭新的、高标准的场馆,也通过全面规划,借力奥运让顺义区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京城北部的一颗明珠。
奥运场馆建设独具特色
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是全球惟一集动水、静水于一体的国际级水上场馆。通过举办刚刚圆满结束的2007年世界青年赛艇锦标赛,场馆得到了一致的好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以其动水静水结合最好、场馆面积最大、整体环境最美、人文奥运理念体现最突出的鲜明特点,成为北京奥运会最具特色的场馆之一。
单项赛事组委会、工作团队组建及时、运转高效,场馆运行、外围保障坚持标准、无缝衔接,各项筹办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为成功举办奥运创造了良好条件。
奥运引领新城建设全面提速
早在奥运会水上项目确址后,顺义区对未来城市功能定位进行了全面谋划。奥运筹办过程中,顺义区着眼奥运对城市建设的强劲引擎作用,大力实施奥运场馆建设、潮白河综合整治、顺义新城建设“三位一体”工程。其中,奥运场馆集中体现了国际先进理念,成为顺义新城的标志性建筑;森林公园林木成片、绿树成阴;白马路、滨河左右堤路功能完备、通畅便捷;林、水、路、城融为一体,“滨水、生态、国际、活力、宜居”的城市魅力日益彰显。据统计,筹办奥运前5年,年均新建、改建公路184公里,是筹办前的近2倍;市政配套建设明显加快,在筹办奥运工作的直接带动下提前10年以上;完成环境绿化工程65项,年均绿化面积2万亩,是筹办前的4倍。
筹办奥运拉动经济聚集发展
筹办奥运的辐射、聚合效应,为顺义区经济全面发展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投资270亿元的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年底将投入试运营,中国民航六大集团4家总部先后入驻;投资120亿元的现代汽车二厂、投资64亿元的首钢冷轧、投资84亿元的新国展中心等一大批国家、市重点项目落户顺义;吸引体育休闲、餐饮、商业等行业间接投资42亿元。由于奥运项目的拉动,2002年至2008年累计1000亿元经营性固定资产投向顺义,为区域持续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据统计,顺义取得奥运水上项目承办权后的几年间,奥运因素的带动使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3.2%,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40.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37.2%。同时,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北京奥组委“奥运会赞助商”;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伙伴;空港物流的普洛斯公司负责奥运期间各类奥运物资的存储、周转、加工和配送;几家顺义区的建筑公司参与了21个奥运相关项目建设,合同总金额10.3亿元;怡生园、金潮玉玛、金宝花园、顺义宾馆、乡村乐园被确定为奥运官方接待酒店,顺义区域内企业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受知度明显提升。
“人文奥运”理念深入人心
顺义人民在筹办奥运的火热实践中得到磨炼和洗礼,造就了一支抓机遇、勇攻坚、善创新、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与奥运同行、人人都是环境”等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志愿者、窗口行业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群众奥运意识和文明素质不断增强。着眼奥运服务标准,全程办事代理制、文明科室创建扎实深入,党政部门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人文奥运”理念的普及和深入,促进了区域发展环境的优化和软实力显著增强。
4个“得益”开创良好局面
回首申办、筹办奥运的过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顺义区委、区政府在总结经验时概括为4个“得益”。
得益于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的战略眼光。奥运项目确址后,顺义区迅速成立组织机构,围绕场馆建设、赛时运行、赛后利用提前谋划、深入研究、周密部署,以“办好新奥运、建设新顺义”为动力,促进了区域经济跨越式、高速和可持续发展。
得益于追求卓越、志在必成的坚定信念。高标准的工作定位、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是顺义区干部在实践中形成的作风。在申办、筹办过程中,越是任务难度大,顺义区干部就越能迎难而上,争创一流;越是困难阻碍多,他们就越能树立信心、增强斗志、敢于争先。
得益于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共破难关是顺义区的优良传统。顺义区各个部门着眼大局、各尽所能、通力协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一流水平。各级干部、广大群众胸怀祖国、心系奥运、情系顺义,形成了筹办奥运、发展顺义的强大力量,保证了承办奥运各阶段工作的扎实推进。
得益于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面对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工程拆迁、建设的繁重任务,面对筹办奥运所需高端人才匮乏的严峻现实,顺义区干部和群众一道,立足实际、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变被动为主动,确保了奥运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正是凭着这样一股气势、一种韧劲、一种作风,才开创了顺义筹办奥运的良好局面。 张香东李素华RJ076
图为顺义减河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