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主持人,我网上听说我国已经配置出模拟月壤,这东西和真实月壤有差别么?我国既然能在地球配置月壤,那我们上月球还干吗?
李春来: 我们配置的月壤模拟样品与真实的月壤是有差别的,因为,月球矿物岩石和月壤的形成环境与地球有巨大的差别,我们无法大量复制具有月球成因特点的月球物质。
网友: 嫦娥拍摄的月球照片会不会公布?
郝希凡: 会公布。
网友: 据说,常娥工程要把每一寸月球土壤都测量出来,那也应当可以找到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的第一个脚印和美国的国旗了,是这么回事吗?
李春来: 我理解,“每一寸”不是一个量化的词,只是说我们要对月壤进行详细的探测。
网友: 能说一下嫦娥一号从地球到月亮需要多长时间吗?卫星是不是回来?
孙泽洲: 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卫星的任务是环月探测,不再返回地球。取样返回任务是探月工程的后续任务。
网友: 探月卫星升空后要饶地球转几圈?离地球有多高的高度?几天可飞到月球?卫星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孙泽洲: 绕地球转5—7圈,轨道是椭圆轨道,近地点是200km。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
主持人: 请问李春来总设计师,我国月球探测计划与美、俄等国已经完成的探测有没有重复?
李春来: 既有相似的内容,也有创新的工作。前苏联和美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以及90年代,通过卫星、着陆器和载人登陆探测,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我们的探测工作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既有必要的重复性、确认性的探测内容,更有我们独有的、创新性的科学目标和探测内容。我们将是第一次对月球表面进行全月面三维立体照相,这对月球表面形貌、地质构造、撞击坑等的研究,就有重大意义。我们计划探测月球表面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用于月球科学研究和月球矿物资源调查,为月球的开发和资源利用奠定基础。我们也将是第一次探测全月球表面的月壤的厚度,用于研究月球表面风化历史和调查氦3资源。这也将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获得7万公里以外地月空间环境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当然,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的航天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飞出地球的第一个飞行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航天技术上有许多创新的内容。
网友: 这次在什么发射场上发射?听说海南岛要新建一个发射场,其建设进度如何?
金志强: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网友: 郝主任:与其他国家以往开展的绕月探测相比,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创新点在哪里?
郝希凡: 这次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自主提出的科学目标和工程目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突破了以往地球轨道的限制,飞向月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成熟的火箭和卫星技术完成了这个新的任务,相应的解决了月球环境、奔月轨道、远距离测控等工程技术问题。这些东西包含了我们国家工程技术人员的许多创新工作。同时,在科学探测上面,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四项科学目标,符合当前国际上月球探测的主流,所有科学仪器设备都是我们研制的,科学目标是我们提出的,一些项目是世界首次的,如:微波辐射计探测月壤厚度,我们的立体成像技术等。最后感谢您对国家创新精神的关心。
网友: 月球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请问我们是怎么解决远距离通信问题得?
郝希凡: 我国的探月采用USB航天测控网和VLBI天文测量系统联合工作的方式,解决了38万公里远距离测控通讯问题。
网友: 日本昨天宣布将于9月13日发射女月神探测器,与中国的嫦娥有什么不同
孙辉先: 日本月女神SELENE号重三吨,除主星外还有两个小卫星,是一箭三星,其科学目标有的是与嫦娥相近,如:探测月表元素,矿物,绘制月表立体图像,探测月球空间环境。但是月女神还有探测月球结构等目标。嫦娥一号卫星有探测月壤厚度的目标,月女神没有;另外使用的探测仪器既有相近的设计也有不同的情况,总的来说探测目标和数据与嫦娥卫星是互补的。
网友: 参与“嫦娥工程”研制的国内高校有吗?都有哪些?
郝希凡: 据我们了解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都有参与绕月探测工程!
网友: 发射嫦娥二期卫星的发射场——海南发射场建设得怎么样?
金志强: 现在论证的设想是探月二期还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网友: 在神舟飞船的时候,我们天地之间的联系是间竭性的,这次的卫星飞行的整个过程能不能保持一直的通讯?
孙泽洲: 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基本上能够保证连续星地通信,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环月后的月球遮挡的原因,还是会有部分时间星地之间不进行通信。
网友: 如何看待周边国家如日本、印度和韩国公布的探月计划,特别是日本的“月女神”计划一再推迟,是否会对中国的发射计划有所影响,谢谢!
郝希凡: 各国的月球探测计划既有共同点,又各有特色。中国探月网“国际视野”栏目中有各国月球探测计划比较详细的资料,大家可以参考。在这里主要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首先,无论是美、俄两个已经开展过大规模月球探测的国家,还是其他首次进行月球探测的国家,在新一轮月球探测高潮中,都选择绕月探测作为第一步。对于美、俄两国来说,在航天技术能力大大发展的今天,不会继续沿用40年前的技术搞月球探测,必须发展新技术,带动新技术。对于首次进行月球探测的国家来说,已经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以当前的技术能力,无须再重复美、俄开始探月时掠月、撞月等试验性过程,可以直接从绕月起步,加快探测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第二,中国、日本、印度、德国这些首次开展月球探测的国家,公布的规划惊人的相似,几乎都是走“绕”“落”“回”的路线。说明这些国家对当前航天技术发展的程度的认识是一致的,通过大家公布的计划,也互相印证了这些认识。
第三,中国、日本、印度、德国开展首次绕月探测的科学目标基本一致,都包含了绘制月球全图、月球资源调查、地月环境探测等主要目标。这说明,首次探月的国家在科学目标的选择上有着相近的认识,也可以反映出各国对开展月球探测活动有着基本相同的认识。
第四,这些国家开展月球探测活动的最终目标有所不同,这个不同明显地将目前开展月球探测的国家划分成两个集团。第一个集团是美、俄和欧空局,他们都明确地将载人登月、建立有人长期驻扎的月球基地作为目标。美国提出将月球作为载人登陆火星的中转站,重返月球是为登陆火星做准备。俄罗斯提出要在月球建立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欧空局开展月球探测的主要目的是将月球作为开展火星探测和载人登陆火星的试验场,试验载人登陆火星的各项技术。第二个集团是日本、印度、德国和我国等首次开展月球探测的国家。这些国家处于月球探测的起步阶段,积累经验、发展技术是首要目标。
第五,首次探月的各国在基本目标相似,但又各有创意,体现出了各国科学家的想象力。嫦娥一号将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微波的方法探测月壤特性;日本的SELENE -1探测器携带了2个子探测器在世界上首次探测月球背面的重力场;而印度在探测器小型化方面做得很有特色。
我们的发射计划还按原计划执行,各国计划都有调整,这是正常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