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 珊
出生于1980年的作者孙睿以一本《草样年华》被媒体称作是“青春小说的最后一个酷哥”。《草样年华Ⅰ》写的是大学时代的混沌,《草样年华Ⅱ》是第一部的延续和发展,写毕业三年后的失落和无奈,再加上中间描写毕业一年后茫然生活的《活不明白》,成就了他的“青春三部曲”。
《我是你儿子》突破了他一贯的实录性写作方式,故事性更加明显,并将人物生活背景向前推进到七八十年代,并脱离校园爱情主题,主人公以杨树林和杨帆这对“冤家父子”代替了之前那个玩世不恭又执着的“我”,关注的视野也从校园生活转向家庭关系,关注父与子两代人的生理、心理成长。
小说提醒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理解父母良苦用心的同时,也近于无情地提醒了那些被子女看透心思而不自知的杨树林们:儿子有时并不如父亲想象得那样幼稚,反倒是父亲为了捍卫威严地位而不时玩弄的做作手段,比儿子还要稚拙。这样的创作目的,并非是向父母发出独立宣言,而是作为已经走向成熟的一代人发出与父母进行对话,相互理解的呼声。
正如孙睿曾在博客中所写:“主人公的态度,往往是作者的态度。故事可以编,态度编不了。”他以此肯定王朔的作品,而在这本新小说中,从儿子杨帆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孙睿的心态成长印迹。
攀名王朔,叫板还是借势?
生于“50后”的王朔早就以一本《我是你爸爸》睥睨群小,如今生于“80后”的孙睿以一本《我是你儿子》回应得不折不扣,在两代人的两部小说里,同样是单亲家庭,同样是“冤家父子”;就连行文风格都透着同样的调侃和戏谑。
孙睿新推的与王朔如此神似的作品是偶然暗合还是遥相呼应,是追随迎合还是公然叫板?从访谈资料和个人博客看,孙睿可称得上是王朔的粉丝,对王朔“颇有好感”,甚至说“如果没有王朔,我不知道自己现在会干什么。”
孙睿认为可以肯定地说自己的语言风格受到王朔的强烈影响,从初高中阅读王朔起,自己每次的作文都是以王式文风挥就。
除了名字形成了互文对照,孙睿与王朔作品更有神似之处,即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王朔的小说人物身上确确实实有自己的影子,他与父亲的关系就是小说的现成模本;而生于“80后”的孙睿对七八十年代的理解虽是间接的,但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孙睿的父亲是知青,他们年青时的生命体验影响着孙睿的创作兴趣,他也为此看了有关那个年代的书籍和电影,如叶兆言的《没有玻璃的花房》。更重要的在于,孙睿自认为自己的创作感觉就是荒诞的,更善于写喜剧,如果这种调侃放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中,难免有些失真,而放到当时那个今天看来本就有着荒诞性质的年代中反而更合拍。
这本小说来源于现实的灵感触动,它酝酿于自己辞职在家,与父母有了更多接触的那段日子。有那么一刻,与父亲坐在一起,发现他的皮肤变糙了,白发变多了,突然意识到父亲已然老去,意识到父亲作为亲情的存在。
师从第五代导演田壮壮
如今孙睿拜在电影学院田壮壮门下读研,田壮壮自称有着“文革”情结,他的电影也都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考研复试时田壮壮问孙睿的创作倾向问题,他毫不犹豫地说喜欢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作品,比如《卡拉是条狗》等。在小说创作上也是如此,无论自己的作品如何转型,自己都将在现实主义的路上走下去。
“80后”中,我排第五
王朔说,“80后”是孙子。孙睿说:“80后”是孙子,没错。郭敬明、韩寒、张悦然,后面还有春树,我大概在第五个。还有人说我与张悦然的创作风格同属现实派,不同之处在于我比她更贴近群众,“她是新闻联播,我是第七日。”孙睿自称在“80后”创作群里,自己是年龄最大,成名最晚的,又因为上学早,因此严格划分,应属于“70末”一代。“我的文字、风格、情结都与所谓的"80后"完全不同,我不属于那个群体。其实"80后"的划分本身就是不合理的,2004年的时候贴个"80后"的标签书就能多卖一万册,现在贴上这个标签就少卖一万册,不过是一个标签的涨跌起落。”他以一贯的幽默口吻评价说。
《我是你儿子》
孙睿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7月出版
杨帆三个月大的时候,薛彩云和杨树林离了婚,他被判给后者。婚后九个半月杨帆就出生了,且五官中丝毫看不出和父亲有相似之处,于是杨家父子的关系成为邻居们饭后找乐子的良好素材。但杨树林想,就算这个儿子不是亲生我也养定了。
杨树林对年幼的儿子百般呵护,不只是兼任父母,甚至是保姆和护工,杨帆就这样茁壮成长到中学。杨树林和儿子的老师沟通多了,就惦记着把老师变成儿子的妈。正值叛逆期的杨帆对父亲的秘密心知肚明,提防自己的自由从此受限,不时在父亲训导自己时旁敲侧击,甚至对父子矛盾升级颇有成就感。
两人干涉与反击的较量一直持续到大学,杨帆离家住校,与父亲拉开冷战战线。不甘寂寞的杨树林企图“拉拢”儿子,却终不得逞。直到面临生命攸关,杨树林宁愿相信二十几年前非亲生子的谣言是真的,而杨帆却痛心疾首地想:爸,我是你儿子……
小说内容丰厚,语言诙谐,极尽调侃之能事,又不乏深情的特写,字里行间透出王朔般的不羁与睿智,更有年轻一代少有的练达与冷静。可以说,这部小说不仅是“儿子们”成长的真实写照,更是“爸爸们”为父之道的借鉴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