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记者张淼淼)8月19日,北京进入机动车限行的第3天,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一片繁忙。
“17、18、19,北京连续3天的北京空气质量为良,而这3天的气象条件都属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状况。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站长、高级工程师赵越说,在机动车限行经历过48小时后,北京空气质量的变化已经能够体现机动车减排的效果。
监测数据显示,与机动车排放污染有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污染物积累的速度较之通常同等气象条件下明显减慢。
“这说明大量停驶机动车对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是有效的。”赵越说。
环保监测中心内处理数据的“中控室”是不能进入的,所有来参观的人们都只能通过一个巨大的玻璃幕墙来了解监测人员的工作情况。
记者透过玻璃幕墙看到,“中控室”迎面的墙上挂着两个大屏幕,一个显示北京地区的卫星云图,另一个大屏幕不断变换北京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分布图。
与平日里只显示27个监测站不同,现在,大屏幕上还不断切换出奥运场馆周边的监测点分布情况,以及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比赛沿途天坛、奥体中心、昌平、居庸关、八达岭5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实时状况。
中控室最核心仪器的就是“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它是由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质量保障系统组成。它对空气质量进行不间断的监测,每5分钟监测一个数据。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这套系统于1984年投入运行,20多年间,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监测子站由当初覆盖城八区的8个,发展到今天覆盖全市的27个。目前根据赛事要求又在奥运场馆周边增设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等18个监测子站和7个流动监测子站,全面监测赛区的空气质量。
当记者走近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监测子站,这个“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从外表看,除了顶上升出4个形状各异的探测器外,就是一间非常普通的白色小屋子。
工作人员打开门后,记者才惊讶的发现,屋子内部的上下空间均由各种仪器占满。和门外难挡的热浪不同,屋内非常凉爽舒适。
工作人员说,子站自动监测,一般是无人看守的,为了仪器的正常工作,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
子站将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各主要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其监测数据可测算出周边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
在北京进行空气质量测试的整个8月里,除监测子站外,北京还使用了卫星遥感、航测、激光雷达等技术手段,观测比赛期间北京及周边上空的污染物浓度。
目前航测已经开始,携带着各种仪器的飞机将在北京四环到五环之间进行航测,并主要采集900米、1200米、2400米这三个层次的空气污染情况。
(责任编辑: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