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杰
8月9日,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中国及港澳台地区的230位诗人齐聚圣湖青海湖畔,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歌宣言签名活动暨“诗意青海,人与自然”拉开了帷幕。
“我们在这里,面对圣洁的青海湖承诺:我们将以诗的名义,把敬畏还给自然,把自由还给生命,把尊严还给文明,把爱与美还给世界,让诗歌重返人类生活!”在青海省副省长、诗人吉狄马加宣读的《青海湖诗歌宣言》中,诗人们发出这样的呼唤。
吉狄马加表示,他的梦想,就是要把青海湖畔变成诗的海洋,使之与意大利圣马力诺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诗歌节齐名。
曾经在法国、美国等参加过各种诗歌节的诗人树才告诉记者,这是他迄今参与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诗歌活动。树才说:“宣言对诗歌重返人类生活提出了期许。”而在他看来也只有如此,才能够让诗歌走向“大我”,从而“更加有力量”。
在此次诗歌节上,诗人们对诗歌的不景气,也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位诗人深情回忆到,上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美好的年代。但如今,诗歌的不景气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诗集、诗刊销量逐年减少,有的销量还不到畅销小说的零头;由于受到出版商的冷遇,许多诗人只能自费出版作品;大量的报纸副刊很少刊登甚至不刊登诗歌;很多诗人生活拮据……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诗人深陷“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的误区,过分地强调诗歌的技术性,而忽略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社会责任和作为诗人的社会担当,忽略了我们究竟该写什么的深度思考。“这样一种状态的写作,怎么能让那些食人间烟火的百姓,为我们的诗歌饱含泪水呢?”
诗歌节上,“责任”、“使命”这些“久违”的词汇被频频提及,而“诗人一定要跳出狭小的自我圈子,要关心社会,关心民生”,也成为一种共识。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屠岸分析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今天,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可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诗歌的空间自然会受到挤压,但是还有一些原因应该在诗歌界内部寻找。他说,包括诗人在内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终生追求“真善美”,但近些年来,一些口水诗、泡沫诗、垃圾诗大量出现,有些诗人还倡导“下半身写作”、“人体写作”,并称要颠覆“崇高”、“传统”甚至“语言”本身,“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赢得读者的心?”
诗人林莽则表示,现在的年轻诗人中有很多诗写得相当不错。至于一些时下年轻人中流行的“口语诗”,有它存在的条件和必然性。不过可能只是兴起一时,大部分在流行过后就会被淘汰掉。诗歌是有基本标准的,真正能成为经典名篇的,还应该是那些代表了某种思潮的,不狭隘的,不是单一情感的作品。
诗人潘洗尘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诗人永远回不去的“精神故乡”,但是,诗歌从来没有衰落过,它其实一直保持着一个比较恒定的状态,与被大众疯狂追捧相比,诗歌当下的状态也许更为正常。“但作为诗人,应该固守心中的理想和爱,理想和爱是诗歌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