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象局完成太湖治理测绘
早报记者张玉洁通讯员柯玉和
作为制定太湖治理总体方案的基本资料,太湖流域的立体基础性数据日前得以测绘完成,国家气象局运用卫星遥感数字影像、无人飞机航摄对湖体蓝藻水华空间分布进行了动态监测,并派专家组到实地对太湖流域基础地理信息进行了测量,最终汇总完成了此次测绘。
参与此项测绘的有关专家向早报记者表示,这些数据是治理太湖的出发点,是科学制定各种治理方案的基础,“一方面可掌握蓝藻的总体暴发面积,另一方面可随时了解蓝藻随空间与时间的变化。”
卫星监测“最有效”
自5月以来,针对今年太湖蓝藻的大规模暴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对蓝藻一直进行监视,“上、下午各一次”。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水面测量和卫星同步观测历时3天。考察组兵分两路,利用实时接收的卫星遥感蓝藻监测图像和GPS定位技术,考察组到达多种类型的蓝藻水华水域,并进行了测量。
“太湖面积很大,想依靠人工的方式实现对蓝藻面积的测算以及动态的变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主任、研究员朱小祥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就蓝藻的覆盖面积,无论是卫星估算还是实地考察都证明,卫星遥感监测蓝藻水华是对太湖蓝藻进行动态监测的最有效手段。
杜绝“两不管”区域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胡维平向记者表示,“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太湖水面面积约为2338平方公里,江苏占流域的53%左右。”
要完成省里规定的水质达标任务,就要详细掌握太湖流域的地理信息,江苏省测绘局有关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表示,为防止出现“两不管”的区域,就需要对行政区划的水域面积和分界点做详细界定。此外,这些基础信息也是从省的角度出发做决策的参考。
据介绍,由省测绘局主导开发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在今年初建设运行,正逐步发挥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