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海洛因”肆虐的时代,青少年迷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在中国各大城市已屡见不鲜,并且正向农村蔓延。家庭和学校这两个传统的“权威堡垒”易使青少年产生对抗情绪,治疗机构收费过高,在此种情况下,社工的免费帮助是否能帮青少年成功戒除网瘾,是当下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 本报记者 胡丽波
8月15日中午,在大兴区北京卫戍区营房,午餐铃声响后,一群身穿迷彩服的少年们如羊群般向餐厅涌去,也有穿着NBA球服的男孩戴着耳机在楼道里晃悠,旁若无人地哼着歌。这里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目前有100多个学员在这里接受治疗,每个人至少会呆上1个月,疗程最长的3个月。
在一群身穿名牌运动服、打扮时尚的少年当中,来自安徽的严清(化名)穿着一套蓝色校服,显得格外打眼。然而,16岁的他却对治疗中心是否能帮助他戒除网瘾表示怀疑:“我以前去过好几个治疗中心,但最终还是戒不了,这一次我也没抱太大希望,我很清楚这样下去不行,但就是戒不了。”抬手扶眼镜时,严清右手掌靠手腕处有块清晰的老茧,那是3年网瘾经历留下的印记。
“戒网瘾实在太难了”
严清告诉记者,他上初中就开始玩游戏了,最开始是利用午饭时间偷偷玩一个小时,后来就上午旷课去玩,再到后来,有时候整天也不去上课了。在对游戏最痴迷的时候,他可以早上7点起床,一直玩到第二天凌晨4点,家里不让玩就去网吧,父母的哀求和打骂,都没能让严清离开电脑。
“其实有时候也觉得上网挺无聊的,又恨自己在网上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但是我就是离不开电脑。”严清说。父母对他已经毫无办法,只好把他送到网瘾治疗中心。
“我觉得要彻底治好挺难的。”严清很自然地把治疗中心和去年他接受过3个月治疗的一家医院相比较,“在这儿管得很松,经常有外出活动,还可以穿自己的衣服。那边完全是封闭式管理,一律穿病号服,我进去第一天就想跑,最后被医院捆了起来。”但出院几个月后,严清再次因为在网吧上网,连续旷课一周,最终被父母送到北京治疗,“戒瘾实在太难了。”
除了像严清这样对治疗没有信心的,学员中还有不少人是被家长骗来的:“跟我说是来北京旅游,刚玩了一天就把我扔到这里了。”一个刚来没几天的学员抱怨。另一个正在门诊部咨询入院手续的大二男生对母亲说:“我就是不想上学了,和打游戏没关系,不用治,治也没用。”
在治疗中心,很多人都和严清一样并不乐观,对于治疗效果,大部分学员的回答是“不知道”。
花再多钱也要戒掉
严清告诉记者,在中心一个疗程的花费是9300元,治疗至少要一个疗程,“不便宜,不过我去年在襄阳治了3个月也花了将近3万块钱,出院后还吃了一段时间药。”价格在网瘾患者的家庭看来并不是问题,他们担心的是能不能治好。“我们现在有200多个床位,但是只能收100多个病人,因为我们只有20个心理医生。”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觉得自己现在压力很大,“暑假里差不多每天都有患者来咨询入院,但我们收不了那么多,只能出一个进一个,有些患者就得等了。”
但是,面对高昂的价格,很多经济不太好的家庭还是放弃了治疗。在咨询中心接待室,记者遇到一对河北夫妇,他们带着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慕名而来,“因为听说这里治好了不少人”。但了解了收费标准后,夫妇俩准备带着孩子回家:“这么高的费用,我们确实承担不起。”看着儿子,母亲的表情显得很复杂,因为玩游戏,他甚至动手和父母打架,“现在想起来,真像是噩梦一样。”母亲说,每次打架的结果,就是再次跑出家门去网吧发泄。几天前,她才刚从网吧把儿子找到。“我们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准备把他送到治疗中心,但没想到费用这么高。”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黝黑瘦小的儿子对此则不以为然,小声地嘀咕道,“有那些钱,还不如拿给我花。”
网瘾治疗机构成本过高
一边是交不起治疗费的孩子纷纷放弃治疗,另一边,网瘾戒治机构却在为网瘾治疗的高昂成本头疼。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依赖倾向,其中青少年中存在网络依赖倾向的约占7%。我国中学生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时间为8.98小时,假期高达21.34小时。然而,我国现有的网瘾戒治机构的收治能力却远远赶不上治疗需要。
“这几年,这些网瘾戒除机构正在逐渐倒闭,去年全国还有十几家,今年只有五六家了。”陶然对记者说:“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成本过高。”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9300元一个疗程的收费标准,曾遭到收费过高的质疑,对此,陶然对记者表示:“我们不是慈善机构。治疗中心现有工作人员近70人,一个心理专家月工资三四千元,治疗场地一年的租金要100万元。要保证治疗质量,就要聘用有名的专家、学者,而他们的讲课费每天就要5000元。此外,汽车、办公用品以及孩子的吃、穿、用也是中心一笔不小的支出。”陶主任说,“经常会有一些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孩子过来,一看交不起费,就走掉了。”但是,他说,治疗中心目前的收费标准也只能维持正常运转。
需要免费社工机构介入
在一些网瘾戒治机构号称因治疗成本过高而“勉强维持”的同时,湖南长沙却有一家“戒除网瘾家长支援中心”正在为染上网瘾的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免费治疗和培训。
湖南戒除网瘾家长支援中心发起人、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史铁尔教授告诉记者,支援中心的经费都是由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拨款的。工作场地由学校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师由学校里的教授、博士、学生义务担任。该中心目前已经直接接待来访1000余人次,回复求助热线4000余人次,救治成功率为50%。目前,他们正在筹备一个“拓展戒网夏令营”。
据史铁尔介绍,中心不提供食宿,也不给孩子打针、吃药,主要通过电话咨询和现场指导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通,对父母进行配合指导并提供惟一定制的家庭治疗模式。因此,中心最大的成本就是工作人员的伙食补贴和电话费。
史铁尔表示,目前,学生除了学校与家庭外,基本没有什么人可引导他们。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就是在父母与学校之间再建立一个第三方缓冲站。青少年往往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对家庭和学校这两个传统的“权威堡垒”产生对抗情绪。而不以强势形象出现的社会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利于与青少年形成平等的沟通关系,站在他们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想法。以香港为例,青少年网瘾程度较轻,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大社工的积极参与,提早介入,在青少年有网瘾倾向时就及时介入,对其进行疏导教育,避免社会问题的形成。在平时他们也开展各种活动,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问题的产生。
“目前像戒除网瘾义务工作室这样的公益性免费社会工作站数量还不多。在发达国家,各个领域的义务工作者人数多,作为大,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文明指标。我们希望投入这项工作的义务工作者会越来越多,未成年网民的网瘾问题也将不再是我们的难言之痛。”史铁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