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8月21日电(记者钱铮)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长期调查显示,太平洋和印度洋部分地区的珊瑚生存状况在过去25年里急剧恶化,珊瑚的覆盖面积目前可能正以每年超过3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而现有的保护措施不足以遏制这种趋势。
据日本媒体21日报道,这项大规模调查共分析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2667个区域,收集数据超过6000份。根据这些数据,研究人员推测,近些年来太平洋和印度洋部分区域的珊瑚覆盖面积平均每年缩减3000多平方公里,递减速度远远超过热带森林消失的速度。研究小组的约翰·布鲁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水温度上升是珊瑚生存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此外,营养物质污染、破坏性捕鱼、沿海地区开发带来的沉积物也使珊瑚的生存条件雪上加霜。
报道说,布鲁诺等研究人员先后考察了日本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美国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大堡礁等地的珊瑚礁,了解那里的珊瑚生存状况。调查发现,1980年以前太平洋和印度洋部分珊瑚礁上的珊瑚平均覆盖率超过50%,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当地几乎所有珊瑚礁上的珊瑚覆盖率都持续减少。2003年上述区域珊瑚礁的珊瑚平均覆盖率只有22%,覆盖率超过50%的地点只占所有调查地点的2%。1980年以来,被考察区域的珊瑚覆盖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但在过去7年里年均减少2%。
过去人们认为太平洋珊瑚的生存状况好于加勒比海,但这项调查显示太平洋部分区域的珊瑚现状远比设想的要严峻,这表明珊瑚生存环境遭破坏是全球范围的问题。布鲁诺还指出,珊瑚的生存状况在珊瑚保护区内外几乎没有什么差异,这说明现在的保护举措还很不够,加强针对具体珊瑚礁的保护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都是势在必行的措施。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