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8月21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埃塞俄比亚,一个人创建的平等社会的典范”。文章说,在埃塞俄比亚,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民倡导建立了一个独特的社区:那里的成员人人平等,衣食无忧,大人努力劳作、孩子尽情玩耍……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个社区已经从20人发展到400余人,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祖姆拉·努鲁是个文盲,但他却一手创建了一个让人骄傲的社会。在这位60岁的埃塞俄比亚老农创建的社区中,男人做饭,女人耕田,宗教在那里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促发他这个灵感的是童年的遭遇:小时候他不能上学,只能去田里干活,还因为在信其它宗教的邻居家吃了肉而挨打。他的母亲干的活比父亲多得多。
“这些让我很难过,”他说:“当我向父母问起这些事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就好像我的脑子有毛病。”
上世纪80年代,努鲁终于和19个志同道合的人在阿姆哈拉地区创建起了一个他所梦想的人人平等的社会———奥拉安巴,村庄的名字在当地语中意思是“山顶”。
如今,他的社区已经有了400多个成员。在埃塞俄比亚这个妇女地位低下的国家,他的社区还被赞扬为减少贫困和推动男女平等的典范。
几年前,努鲁在一个电视台接受采访后,这个实验性的社区才第一次为全国人所知。
自那之后,无数的记者来到了这个北部的小山村,连政府官员和国内外的非政府组织也纷纷来到这个只有一条山路可通的地方,要亲眼看看这一成功典范。
欧盟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蒂姆·克拉克说:“这次参观把我完全迷住了。我认为在处理性别平等的问题上它可以作为全世界的典范。我在非洲———甚至是全世界———还从没看到过类似的地方。我正从这里汲取灵感,来帮助开展我们在此地的维护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不过,努鲁是经过了漫长的努力才获得了现在的承认。
从童年时候起,努鲁就因为支持男女平等、反对制度化宗教而受到了家人和邻居的排斥。
在接待来访者时,这里的人们骄傲地向他们展示用泥土搭建的简陋但干净的图书馆和教室。三到五岁的孩子在上公立学校之前可以在这里学习。
他们的社区曾经受到邻居的排斥,有人说他们的思想太过极端。有一段时间,他们还被迫离开了家园。上世纪90年代,他们又回到了这里,结果发现他们的土地被分给了邻居。最终他们只要回了其中的一部分,这远远不够他们靠种地养活自己。
“于是我们开始靠织布维生,”努鲁说。纺织如今已经成了这里的象征。在埃塞俄比亚,纺织都是女人的活儿。但在这里,男人和女人共同劳作。这些手工编织的披肩、衣服和毛毯都在村里的商店出售。
他们诚实的名声为他们带来了生计。在村里的磨坊边,有成堆的粮食在等待碾磨。
“邻村的农民喜欢来用我们的磨坊,因为他们相信我们不会欺骗他们,”18岁的阿斯纳克·格伯耶胡说。他为最近一批的来访者当英语翻译。
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终于渐渐有了回报。
村民现在衣食无忧,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而不用过早劳动。
不过,他们还希望能挣到更多的钱来修建饮用水和下水管道,同时整修道路,并为孩子们筹集教育基金。
阿斯纳克和村里的其他7个年轻人今年将会上大学,他把这归功于村里:“我们这个社区非常看重教育。”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