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怀方野实习生郝越佳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公共设施中长期融资风险与发展研讨会”上,来自政府、金融机构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资的必要性、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脑力激荡。
嘉宾 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魏维
核心提示:
城镇化建设成都发展空间还很大有专家提出,21世纪初期,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一是以美国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截至2006年底中国城镇化率为43.9%,四川省相应比例为34%,成都为36.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增长空间巨大。在城镇化进程中,将产生大量公共设施需求。由于公共设施建设融资数额大、期限长、风险高,往往造成资金不足,因而建立一整套有效、完善的公共设施投、融资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成为必然要求。
嘉宾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罗霞
核心提示:
城市建设政府银行要加大合作成都人的幸福指数很高,但构建幸福生活,需要便利、完善的公共设施来支撑。比如成青快速通道的开通为市民带来很多方便,并且对周边土地增值、县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公共设施建设仅靠政府推动有实际困难,需要银行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来共同推进。加快公共设施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把政府的组织优势和银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加快金融创新和金融合作,严格控制金融风险。
嘉宾 国家开发银行行务委员汪子章
核心提示:
城市建设“BOT/BT需改进”模式有潜力
扩展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是公共设施领域融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多年来一直积极鼓励推进BOT、BT模式,但进展始终不快。目前,“BOT/BT需改进”模式采取规范借款人机制,推动市场经济有偿交易行为机制进入政府行政无偿直接投资领域。通过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项目公司等法人实体作为承贷主体,筹集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为政府代建项目,再由政府逐年注资回收,这是一个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和发展的基本模式,不仅不会构成政府的无限债务,还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率。
嘉宾 绵阳市副市长刘东核心提示:
城市建设要打造政府融资平台在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中,除了要和银行合作,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促进城市发展外,还要打造政府融资平台,提升平台的承载能力。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绵阳最大的融资平台。刚注册时资本仅2亿元,并且运作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改革后,该公司成为各家银行合作的重点。2006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将绵阳市高等级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等国有股权授予绵阳投资控股公司,按母子公司体制组建综合性投融资平台,赋予其承担绵阳交通、城建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投融资业主功能。到2006年末,绵阳市投资控股公司总资产达到86亿元,成为绵阳对外融资的窗口。
嘉宾 成都城建投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祖华
核心提示:
城乡统筹多种方式贷款建设大城区带大郊区是成都的典型特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10年,成都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将由现有的283平方公里扩增到400平方公里,因此,在几年内,需要在117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城乡统筹新居工程项目。与此同时,为促进西部大开发,200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提供50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用于政府推荐项目,成都城乡统筹新居工程被列入。成都投资集团被指定为借款人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我们通过申请短期贷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向开发行申请软贷款、硬贷款,截至6月底,城投集团已提取各种贷款合计58.13亿元,纳入开发行贷款范围的22个农民新居点中,已有17个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