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景山公园,每周日上午3000多人自发地聚到一起,学唱奥运歌曲,用排山倒海般的歌声迎接这一盛会。
奥运歌声亮景山
穿梭在密密麻麻的合唱人群中,让人迷失方向,在笔者见到这里的领导团队前,还很难相信这庞大的人群却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名叫景山海月合唱团。
“咱们这个合唱团是非典时期开始的,当时大家的心情都很压抑,非常需要借助一种力量作为生活的勇气,音乐显然是最好的选择。”在合唱团建立起初就担任总指挥的李玉清老师告诉笔者。
景山公园是整个北京群众性活动最活跃、最集中的宝地,在这里诞生的海月合唱团也借助了优越的地理环境,从最初的十几个人,迅速发展到如今的3000多人。“得温饱而后其乐,喜逢盛世歌声高”,以歌抒情,以歌言志,自古有之。
“奥运歌曲可不像老歌这么耳熟能详,像《手拉手》这样便于普及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我们还特地邀请了北京歌剧舞剧院的张华老师担任我们的声乐指导。”合唱团策划人之一李大伟兴高采烈地说。
周末都来过把瘾
别看在这里演唱的人都是业余的,唱得还真不赖,仔细一打听,这里既有在京打工的农民,也有活跃在IT界的白领;既有在家带孙子的婆婆,又有退休的高干;既有退伍的军人,又有政府官员。
“我是学中医的,我们在给演唱歌曲排序的时候,尤其注意不同韵律的调配与组合。一味的激昂会使大家过于亢奋,一味的柔情又会使人们疲软。”合唱团领队张振明对笔者说。医学技术的支撑,也是合唱团日益兴盛的重要原因。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对于既钟爱、又能促进健康的休闲,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