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能不能用手机?这一争议一直悬而未决。就在一些大学明确规定“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不能使用手机”的时候,浙江大学在2007年8月新生入校之际,向贫困新生免费发放手机,并赠送了两年的基本话费。校方认为,手机已经是通信必备品,学校的许多重要信息是通过短信发送的。
浙大这一举动引发舆论争论。批评者认为,对于可能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的贫困生群体来说,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手机这种“奢侈品”。叫好者称,浙大向贫困生发放手机具有“破冰”意义,即不再给济贫制定苛刻不近人情的附加条件,表现出公平提供发展机遇的意识。
贫困新生受赠手机与话费
对于2007年考入浙江大学的困难新生来说,获赠一部新手机以及两年的基本话费(每月30元)无疑是个意外的惊喜。浙江大学2007年共招收5300多名本科新生。目前已有200多名特困生通过“绿色通道”拿到了新手机。
浙江大学学工部部长费英勤介绍,给特困生免费配手机是由校方和联通公司合作的,作为赠品的手机市场价格大概在400元左右,在正常销售中是“话费换手机”活动中所赠送的一款手机,此次学校和公司解决了话费问题,手机就送给了特困新生。
费英勤表示,在该省的大学校园里,手机已经不算奢侈品,而是通讯必备品,学校的许多重要信息是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到学生手机里的,所以困难生也需要手机。
批评:济贫不必赠手机
浙大的这一“举措”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引来热议。
批评者认为,我国很多城市在实施低保制度时规定,凡拥有手机的个人及家庭,不得享受低保待遇。政府对能创造价值的低保户尚且有使用手机方面的限制,作为纯粹消费者的特困生,居然发一部手机给他,鼓励这一项近乎奢侈的消费,不可理解。
有舆论认为,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是相当普及的通信工具。只要有条件,拥有它不是坏事。但将手机当作济贫的物资,并不得体。解决基本的温饱,维持起码的生存,才是特困生最需要的。贫困新生急需的“炭”没送来,反而给了手机这样一种“消费机器”,客观上只会增加开支。
对学校表示“通过短信平台发送重要信息到学生手机”的说法,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学校重要信息的发送渠道很多,黑板、墙报、广播等都能发布,方便简单不费钱,不必依靠收费的短信平台发送。
赞赏:帮困理念的进步
也有人叫好。他们认为,在手机还是高价品不为大多数人所使用的时候,可以怀疑使用者的贫困程度,在手机已经普及的当下,帮困理念应与时俱进。浙江大学此举,值得褒扬。
浙江在线网站署名为“慕毅飞”的评论文章说,浙大做法的破冰意义,在于不把扶贫当施舍,不给扶贫制定苛刻得不近人情的附加条件,譬如不准贫困户拥有电话和手机,不准贫困家庭饲养宠物,甚至不准贫困人口拿救济金买电视。救济不只是让贫困人口活下去,还要让他们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国家和学校对帮扶贫困大学生采取了许多措施,各高校通过“绿色通道”和助学贷款政策使贫困生顺利就读,但与物质资助相比,部分贫困生依旧有心理障碍:在自信而张扬的校园里,找不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他们能吃苦,很少抱怨,但不愿意与人交往。
杭州某高校团委负责人周俊炯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贫困生可能更需要与外界沟通,因为他们更需要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送手机只是形式的一种,目的是为了让贫困大学生拥有更多改变自身命运的权利……(据新华社杭州8月23日电/余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