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8-24 04:17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支撑点有两个。一是文化基因,它从哪里来,有什么特色,即独特性和惟一性。二是产业格局,就是靠什么养活这座城市。进而,城市应拥有魅力:吸引人的地方。实力:城市的载体。活力:城市生生不息的源泉。
比如忻州市很年轻,不到10年建市时间,人口不多,只有18万人。就城市定位,有过不同意见。如文化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最适宜人居城市。
在第九次省党代会上,就全省11个市地城市群定位,已有了明确表述。再说开发,由于东受北同蒲铁路制约,南遭原太高速阻隔,只能向西北发展,从航拍片上看,忻州是一个瘦的巨人,东南不足5公里,而西北绵延近20公里。市委市政府在规划中,将城分为三截,即开发一座古城——秀容古城;改造一座旧城,由光明街到和平街;规划一座新城,即到顿村的7.3公里空间建设带。其理念是南移北拓,分为三段,沟通二山(元遗山、傅山),打通两泉(奇村、顿村)形成旅游文化集散地。正是由于做了这样的扩胸运动,忻州市的潜力、活力大增、空间加大。
记者以为,这样都是必要的,去年投入7亿多元,今年再次投入13亿元,城市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和变化。但是城市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是健康,像一个人一样,拥有漂亮的体型或内心,穿着得体、内心富足、脸色红润,只突出一点,如打扮的花花哨哨,未必是标准。从硬件建设上,我们不断强调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却忽视了人性化。强行赶走小摊贩,将盲道建在通向电杆的地方,缺少公共厕所,缺少停车场。多数马路动辄开膛破肚,如去年的天然气进忻,至今未能将地沟填平铺油。我们的城市不一定是最大的,也不一定是最美的,更不一定是最富的,却一定是最舒适的。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就是要从普通百姓的饮食起居做起。这方面,我们并不缺少经验,比如这几年在拆迁改造中,留下来的近10个小广场,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所。
作为一个在忻州寓居了20多年的居民,我为我们的城市自豪,从自然生态来说,它四季分明,景色各异,四通八达。从社会构成来说,民风淳朴,文化多样,小吃众多。我们应珍视我们已形成的传统氛围,在打造、创新城市建设中,把人性化放在第一位。关注民生、倾听民声,让他们行得方便、吃得有味、穿得得体、住得舒适,有充分的文化资源可供享受,充足的体育锻炼场所可供强体健身。
让城市健康应成为我们独特的追求,让城市充满关爱与人性化是我们内在的品格。
本报记者班彦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