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今年7月份,河南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12名大学生,利用暑期赴淮阳开展以“淮阳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体营销”为主题的实地考察,写出了3万多字的《淮阳旅游资源整合营销方案》。8月份,考察地淮阳县表示愿意出资10万元购买该方案,12名大学生谢绝了这样的要求。
尽管如此,“一份报告10万”还是颇有解读意义的。一份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就价值10万元,笔者还是头一回听说。其价如此,“就淮阳旅游市场定位、开发、营销策略、营销手段、传播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评价可见一斑。这些学生学的是旅游,考察的对象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整体营销,这个暑期实践考察的过程是:“先在郑州做了市场调查,了解市民对淮阳的认知”;又在淮阳县用一周的时间,“到景点考察、做游客问卷调查”;最后得出结论,“淮阳旅游业的问题在于营销策略比较简单,手段有些单一”,并且针对问题,“提出很多意见和方法”。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不仅“学以致用”,而且态度认真,方法严谨,难怪他们写出的报告有深度,难怪考察地愿意出资购买方案。
从“10万元一份暑期实践报告”联想起目下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活动。暑期实践本来是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出来,结合实际结合社会的好机会,是“学以致用”检验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好途径。可有多少大学生像这12名郑州大学的学生一样认真严谨呢?我所见到的大多数大学生,只是把暑期实践当作一种任务和负担。为了完成这个暑期实践任务,他们根本不去考虑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找个单位呆上几天,“蜻蜓点水”,填个社会实践表格盖个单位印章便上交作业完成任务。更有些学生“蜻蜓点水”都没有,直接拿着实践表格找个熟稔的单位填表盖章。这样的社会实践如何去结合社会结合实践,增长知识和才干?这样的社会实践之于大学生何益之有?
继又联想起目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的社会不是不需要大学生,而是缺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才能的大学生,缺少在实践中“有用”“可用”的大学生。君不见,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光有理论知识,没有“可操作”的实际能力,一切实际操作都只能从零做起。更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仍停留在过去“上大学即就业”的思维中,不去求得“学以致用”的真知,幻想着毕业就能进“旱涝保收”的工作单位,不去思考用人单位到底要用什么样的人,却空发议论,这样的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怪!所以,笔者以为,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大学生自己。
一份暑期实践报告价10万,不只是一个具体的数字问题,而是一种价值肯定,一种方向引导。让我们把这个信息告诉我们身边的大学生们,社会永远欢迎永远不多有真才实学、学以致用的大学生!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