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既不要天真到对各国之间的战略接近不予关注,但也不必对某些“牵制中国”之举过分敏感
8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国会发表演讲时,宣称以“拥有自由、民主、人权等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期望联合织就一个包括日本、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大亚洲”。
此外,最近美日印澳四国在安全和战略领域里的互动频密,9月初,四国将在孟加拉湾举行联合军演。许多评论都认为,这是四国有意组建一个所谓针对中国的战略与安全联盟。笔者认为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问题,而不是一味强调“针对中国”。
日印美靠近各有所需 其实,有关日印接近的话题,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成为媒体的焦点。
当时,印度总理辛格对日本展开为期四天的访问,不仅受到日本方面的高规格接待,也引发中国媒体密切关注,其原因不言自明:日印这两个除中国之外的另两个亚洲大国的战略接近,自然会令中国感到不安;尤其是日印接近是否隐藏着潜在牵制中国的动机和因素,就更值得探讨。
从当时的情况就可看出,在日本和印度方面对此次访问的期望可谓各有侧重,印度渴望获得日本的经济合作,并寻求日本对美印核能合作的支持;而日本则更希望把重点放在加强日印外交和安全合作上,把印度拉入美日澳战略对话圈。
在此之前,在华盛顿和新德里之间一度传出双方有意建立“亚洲北约”以牵制中国的说法,后来虽不了了之,但美印合作一直成为令中国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无论是美印还是日印合作,其一方面是有关国家间的双边合作,另一方面则间接涉及中国。原因很简单: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上述国家密切关注的对象;作为中国在全球层面的潜在对手,美国希望加强与日本和印度的关系;而同为亚洲大国的日印,则既希望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同时也加强日印之间的合作。辛格访日后半年来,不但日印之间的联系在加强,而且美日印澳四国的各种战略合作也有所强化。
从安倍、麻生以及日本新任防务大臣小池百合子最近的动作来看,人们确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本试图在寻求美国、印度和澳洲对于牵制中国的支持。由于中日两国的态势日益复杂,日本出于其自身的利益,正在试图联合国际上的一些力量悄悄地牵制和围堵一个崛起的中国。无论从日本不断游说欧洲国家不要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还是由麻生绘制的“自由与繁荣之弧”,人们都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
多边外交不等于多边联盟 问题在于,各国都有各自的利益,再加上国际格局已经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后冷战时代”,日本的这一战略意图实际成功的概率极低。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今年8月9日,当小池百合子向美国国务卿赖斯提出加强上述四国的安全合作时,赖斯的即刻反应是:这一合作有可能引起中国的不安和反弹。可见,即便是美国对日本的意图也未必完全赞同。
从赖斯的反应来看,美国显然不愿意在虽与中国有复杂战略格局,但也存在千丝万缕战略合作的情况下,进入一个与中国直接对抗的状态。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人所皆知,但中美关系的奥妙和境界也就在于,双方不但已经认识到关系的复杂,而且正以“利益攸关方”的思维重新定位、整合和指导双边关系的发展。
同样,印度虽与中国存在种种恩怨和竞争情结,但就目前而言,印度也视21世纪初期为其发展和崛起的黄金时期;而且中国对印度的贸易地位远胜于日本对印度的贸易地位。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印度近年调整了其对华政策,“中国威胁论”大幅降温,而且两国在边界问题上也开启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模式。
当然,在“后冷战时代”,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日本似乎都在接近和拉拢印度,因此印度外交处于一个游刃有余的有利位置,印度也需要这么一种在大国间相对平衡的态势;但印度出于自身国家战略的考虑,最终不会陷入冷战模式的战略同盟关系。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澳大利亚身上。
与此同时,即便就日印关系本身而言,也并非一马平川,晴空万里。以印度非常希望的民用核技术合作而言,去年12月辛格访日时就已满怀希望,此次印度又再次希望日本提供支持,但仍遭到安倍拒绝。由此可见,日本希望潜在牵制中国是一回事,但由于各国自身利益的考量,最后能否达成这一目的则又是另一回事。
策略上关注,战略上自信 对中国而言,到底如何认识和评估这一现象?
应该承认,在“后冷战时代”,各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较冷战时期更为频密;其特征每每是合作和潜在对抗兼而有之。伊拉克战争后,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时,明确提出要联合中国“平衡美国的全球影响”,后被中国以巧妙的艺术予以化解。但中法接近乃至后来的中欧战略接近,对美国而言一直是如芒在背。近年中国的影响力延伸到非洲和拉丁美洲,也引起美欧的高度关注。
但问题的巧妙在于:无论中欧如何接近,双方都不会以直接针对美国为目的,而且都会分别与美国发展双边关系。从国际秩序民主化的角度看,这是有益的。正如中欧、中非的接近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影响,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以中国为潜在目标的接近,也不会对中国构成实质影响。
当然,这是就宏观、长远的战略格局而言。就微观、短期的战术层面而言,一些国家之间以中国为潜在目标的接近,可能会在政策层面上对中国构成一些影响。以美欧关系为例,去年上半年开始,美欧之间加强了亚洲政策,其中尤其是对华政策的协调,这不但在相当程度上对美中欧三角关系构成影响,而且还实际体现在欧美协调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加强对中国能源需求评估和出台有关政策方面。
另外,近年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欧盟原来将中国作为其在亚洲国家的主要战略合作伙伴,但近年随着中国崛起势头的日益明显,欧盟也渐趋展开与印度、日本甚至蒙古的合作,希望以此平衡中国的影响。
因此,对于包括日印在内的有关国家的接近,中国方面一方面须在策略层面予以密切关注,尤其是注意其政策协调的情况;但从宏观格局上,这些所谓的合纵连横不会对中国构成实质影响。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发展的中国既不要天真到对各有关国家的战略接近不予关注,但也不必过分敏感,而是以一种开放、多元的心态与各国交往,尤其注意从“后冷战时代”的特点出发,以合作双赢和利益绑实多边外交的基础。(作者系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
安倍首访印度送出数十亿厚礼 再提四国战略同盟
新华网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1日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开始对印度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
这是安倍当选首相以来首次访问印度,预计将涉及印度民用核能发展计划、日本提议的“四国战略同盟”对话等议题。>>>点击详细
安倍"大亚洲"之说排除中国 日媒指其缺少共鸣
中新网消息:访问印度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2日在印度议会发表演讲时呼吁建立所谓“大亚洲”伙伴关系,其中包括印度、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但中国被排除在外。日本媒体认为,安倍的这一构想在国际社会缺少共鸣。>>点击详细
日本报纸:安倍对东盟奉行“价值观外交”
新华网消息:据日本《产经新闻》8月21日报道,安倍晋三首相20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发表的政策演讲,强烈表明了要对东盟国家奉行“价值观外交”的态度。所谓价值观外交,是指与共享民主主义、尊重人权等基本价值观的国家强化关系。安倍此举目的在于牵制对东盟影响力日增的中国,并提升日本地位。>>>点击详细
日本打造"四国战略同盟"受挫 澳印不愿对抗中国
新华网消息:据日本共同社3日报道,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日本外交官大力展开游说行动,希望在亚太地区组建新的战略对话机制,并和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三国在马尼拉举行局长级磋商。
对于日本积极推动的“四国战略同盟”,澳大利亚和印度态度消极,四国间的下一轮磋商连日期都未能敲定。共同社分析说,澳大利亚和印度担心“四国战略同盟”被视为针对中国的“包围圈”,他们希望在外交上保持平衡,不愿和中国对抗。>>>点击详细
>>>> 更多内容请关注国际频道<<<<(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