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韩国梁黄玉洁记者张红霞)“双孢菇保护价从每公斤2.4元,涨到2.8元。种子钱和化肥钱到收菇交货时扣除。公司不定期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并保证每亩菇产量达标……”8月中旬开始,简阳市禾丰镇镇干部刘中琼,挨村宣读一个月前修改过的双孢菇销售合同。
村民争先恐后地签约,刘中琼喜悦地说,这个合同已成为全市双孢菇种植基地签约合同的范本。
去年,镇上引进双孢菇种植“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公司老板带着合同到村里推广,签约者屈指可数,全镇一共才发展了30亩。利用冬季农闲时节种植双孢菇,一亩地可以纯获利4000—5000余元,这不失为助农增收的好举措,村民为何反响平平?镇干部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公司的合同让村民看不透。村民反映,合同中大部分内容,更多在强调公司自身的权利,但违约责任却紧紧盯在农户的头上,很少涉及农户自身的权益,农户感到这样的种植风险太大。
“要让老百姓无忧栽培。”禾丰镇党委和政府一致认为。今年,镇上领导一方面提早做好引导宣传,另一方面会同镇司法所积极商议,参与合同的修改拟制,对其中的技术跟踪指导、违约责任和保护价格等10余项条款提出了合理的修改意见。菌业公司对修改意见也表示接受。经过10来天的协商与推敲,一纸“惠民”合同书最终敲定了。有了“合同”作保证,今年全镇双孢菇可望发展到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