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Svalbard)距离北极极点650英里,这里冰寒地冻,一年中极夜时间就有好几个月,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个你争我夺的热门地点。然而在其西部的新奥尔松(Ny-Alesund),这个曾经的小煤矿如今已是北极科考胜地,共有中国、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在此建立了科考站。
据英国《卫报》报道,首批探险北极的印度科学家也做好了加入的准备。6月份,来自美国的访问团表达了他们想要增强在新奥尔松地区权益的愿望,与此同时,俄罗斯也进入了协商阶段。
表面上来看,各国都是以科学的名义进入新奥尔松的。在斯瓦尔巴特群岛,专家们拥有研究大气、冰河以及该地区独特的野生物种的理想条件。但随着将这片岛屿当作基地的国际团体越来越壮大,另一项事务也提上了日程,那就是该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
“各国蜂拥到此,极大的原因在于可以悬挂自己的国旗。”英国科考站负责人尼克·考克斯(NickCox)说,“北极已经变得非常具有政治意义,这只会增加各国对北极主权争夺的压力。”
在环绕北极点的北冰洋广阔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本月,俄罗斯在北极点海底插国旗的举动引爆了长期以来围绕北极归属展开的争斗。加拿大和丹麦也将搜集北极海底山脉是其大陆架延伸的证据,籍此进行类似的主权声明。随着曾经保护北冰洋不受钻井船破坏的北极冰面逐渐消融后退,各国争相寻找最佳的开采方位,有好几家石油公司已经出资支持北极研究项目。
如今,随着气候变化这一全球环境危机逐步逼近,驻扎在新奥尔松的科学家们已经有了研究结论。“北极区最先变暖,而且变暖的速度最快。”挪威极地研究所负责人吉姆·霍尔蒙(KimHolmen)说。
北极冰川的现状众所周知。距离新奥尔松几英里远的Kongsvegen冰川正以最快的速度缩减;北极熊被迫上岸生活,却对人类安全构成了威胁,以至于科学家们就连外出统计鸟巢都要带枪防身;岸边烧烤,冰河里游泳,正是全球变暖让这些咄咄怪事在北极发生。
新奥尔松也在变化,邻近的海湾在过去的两个冬天都没有结冰,尽管科学家认为这是由异常的风条件以及一股暖水海流汇入造成的,并不是温度上升的直接结果。
虽然北极有着质朴的风貌,但这里空气并不洁净。气流将污染物带到了这个世界最高点,新奥尔松的空气过滤装置中就有煤烟的污痕,汞和阻燃剂等其他工业化学制品的水平也比实际制造这些污染物的国家要高。科学家早就知道这些物质会经由食物链抵达北极熊等处于顶端的掠食动物,现在,他们证实了这些化学制剂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挪威极地研究所的生物学家盖尔·加布里尔森(GeirGabrielsen)说:“我们发现暴露在化学制品多的环境中,海鸥觅食的时间更长。作为科学家,我们能做的就是观察并且指出这些变化。这要由政治家和人民来决定该怎么做。”(陈丹)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