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凤军)300年前,一队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4000多人带着眷恋离开沈阳,西迁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300年后的今天,当年锡伯族的祭祖过程,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和平区文体局挖掘了出来,28日上午,在位于北市场已有300年历史的锡伯族家庙进行了彩排。
到现场观摩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房伟对记者说:锡伯族西迁祭祖庆典有望成为沈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锡伯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永成边看彩排边给记者讲解了锡伯族西迁的这段历史:锡伯族是我国一支能征善战的少数民族。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锡伯族人在盛京(沈阳)建成祭祀祖先的家庙。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4000多人在西迁前相聚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锡伯族家庙又称太平寺,是目前我国惟一一座锡伯族家庙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锡伯族西迁祭祖庆典的编剧李宝辉介绍了整个活动的挖掘过程,他说:“从今年3月起,我们开始大量查找相关资料,最后在专家的建议下,将西迁仪式为三大部分:祭祖、送别、戍边,基本内容都有根有据,甚至每一个人物在历史上都是真实的。”
为了让更多的沈阳市民了解锡伯族历史和文化,在东北文博会期间的8月31日上午,锡伯族西迁祭祖庆典将第一次在北市皇寺文化广场向市民公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