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郑若麟
如果伊朗想造核炸弹的话,那德黑兰就要准备挨炸弹!这话是谁说的?不是美国的新保守派,而是法国总统萨科齐!昨天,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180多名法国驻外使节所做的对外政策演讲中,精力过人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语出惊人,“伊朗拥有核武器是不能接受的!”这绝对是欧盟各国国家首脑中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对伊朗说出如此强硬的用语。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西方无法用和平的手段迫使伊朗“就范”——放弃拥有核武器企图的话,那么法国就将支持对伊朗使用武力。萨科齐总统的“与过去决裂”在这里至少产生了某种形式上的震撼作用。萨科齐总统明确要求伊朗“立即开始与欧美进行严肃的谈判”,“以避免一个灾难性的选择:伊朗拥有核炸弹,或伊朗自身挨炸弹!”
法国在伊朗曾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法国也一直是伊朗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一座桥梁。甚至当年伊朗的宗教领袖霍梅尼还曾长期在法国政治避难。伊斯兰革命成功后,当卡特领导的美国与伊朗发生多次外交和武装冲突时,法国也大致保持着低调,维持着法国与伊朗的关系。
不久前由前总统希拉克领导的法国还力主欧洲三驾马车与伊朗展开全面谈判。法国尽管支持对伊朗进行经济裁制,但希拉克曾在一次私下的、不供发表的谈话(但最终还是发表出来了)中表示,伊朗即使拥有核武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法国当时从未明确表示支持对伊朗动武。萨科齐在当选上台之前,也并没有对伊朗核问题表示过如此强硬的反对态度。
何以萨科齐总统一改法国多位前总统的对伊朗政策,而转向挥舞起大棒来呢?萨科齐此举究竟意图何在,目前仍然是全球国际问题专家思考的一个硕大的问号。唯一可以肯定的,则是萨科齐总统上台以来就一直在强调的一点:法国将重新强调与美国的盟邦加朋友的关系,这与萨科齐总统上台百日以来主导法国外交朝着美国方向挪动的大潮流是一致的。
(责任编辑:张宬)